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切实提升负债质量 监管出手规范险企开门红

2023-10-23 11:36: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多家险企开启2024年开门红工作之际,监管对开门红可能出现的乱象进行规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工作负责人日前表示,监管部门一直持续推动人身保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近期下发的《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落实公司主体责任,切实提升负债质量,防止业务大进大出、激进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此举短期内会对险企开门红和下一年保费收入造成一定压力,长期来看,此举规范行业的经营行为,将推动行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管预算管产品管销售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是要管预算。要求公司的预算管理要符合实际状况、要有明确约束条件,要平衡好规模与价值,费用与利润等指标。二是管产品。公司的产品设计要公平合理,科学确定各项假设,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相关的政策要科学、连贯、一致。三是管销售。要求公司严禁销售误导,以及强制捆绑搭售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防止出现承保空档,引发纠纷滋生风险。

  《通知》指出,年度预算是制定业务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各人身保险公司要以优化负债质量、提升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科学制定公司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预算应紧密结合公司实际,与公司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平衡好规模、价值、费用、利润等指标,严格偿付能力等资本约束条件,并制定相配套的考核指标及年度业务计划。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险企2024年开门红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不少险企当前已开启开门红营销。国联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曾广荣表示,监管当前时点下发《通知》颇为及时,但从发文到正式执行预计还有一段观察期,短期来看,若正式执行相关规定后,会对险企开门红营销战和下一年初的保费收入造成一定压力。长远来看,《通知》内容有利于消除行业过往发展中存在的销售误导、截留挪用保费资金带来的潜在风险、业务数据不真实等现象,利于行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严格落实“报行合一”

  针对银保渠道手续费过高、小账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监管部门下发多份文件,力推“报行合一”。今年9月,为了执行“报行合一”,部分险企暂时关停了银保渠道。

  对此,该负责人回应称,截至目前,通过保险公司和银行机构的充分沟通、相互协商,绝大多数开展银保业务的银行已与保险公司按照“报行合一”的要求重新签约,有的保险公司银保新业务已达往年同期水平,个别公司的业务量还有提升。

  据该负责人介绍,整体来看,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运行平稳、进展良好。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左右。

  某保险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近期已陆续与合作的银行重新签约,公司领导在内部开会时也多次强调不允许有小账。

  此次《通知》也对严格执行“报行合一”进行了强调。《通知》指出,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从保险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公平合理设计保险产品,努力回归保障本源,不断优化产品供给。应当在回溯分析基础上,合理确定产品预定利率、保证利率、投资收益率、预定附加费用率等各项精算假设,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审批备案。要落实产品销售执行的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费用规范性、真实性管理,确保实际费用不高于报备费用,杜绝恶性竞争。

  招银国际证券研究员马毓泽表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报行合一”与监管在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要求一脉相承,目的都在于压降险企负债端成本,在资产端投资收益率下行情况下,险企资产负债能有更好匹配。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