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基金扎堆调研三大行业 13家公司获基金重仓

2023-10-23 11:3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随着三季报逐步披露,基金调研上市公司热情高涨。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国庆假期后仅两周时间,基金公司合计调研179家上市公司,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三大具有科技属性的行业受到青睐,调研上市公司数均在20家以上。

  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是10月以来基金调研的重点对象,共有25家上市公司获得基金调研,欧菲光、恒铭达、裕太微-U参与调研的基金数量居前,分别有39只、17只、15只。

  欧菲光10月以来大涨52.81%,获得基金重点关注。公司在调研活动中介绍了工业相机产品发展情况,公司表示,凭借在摄像头领域积累的扎实研发能力及丰富量产经验,公司从差异化、定制化以及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深入布局工业相机技术。公司130万像素黑白工业相机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汽车工业、工业检测、食品药品等行业。

  机械设备行业共24家上市公司获得基金调研,仅次于电子行业。太平洋证券认为,房地产、基建有望迎边际改善,预计随着后续房地产市场优化政策不断落地,将利好相关工程机械需求改善。基建及更新需求方面,随着相关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重大基建项目有望不断落地,此外,以工程机械行业8年左右的更新周期来看,预计2024年更新需求有望上行。

  18家上市公司

  获20只及以上基金调研

  从参与调研的基金公司家数来看,10月以来,18家上市公司获得20只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天孚通信、航天宏图、普洛药业调研基金数目居前。

  天孚通信获80只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在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有各类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产品线,可以为不同技术平台方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包括硅光光模块客户。至于硅光光模块的行业渗透速度,则取决于技术方案成熟度、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计算机行业中航天宏图最受基金关注,共80只基金参与调研。公司在调研活动中表示,对于军采网事项,加强采购管理一直以来是特种领域有关部门的常态化工作,公司正在按规定流程沟通申辩,目前并未对业务造成影响。该事项也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合规程度。

  行情表现上来看,基金扎堆调研的个股明显跑赢大盘,18家获得20只以上基金扎堆调研的上市公司,10月以来平均上涨1.78%,跑赢大盘近6个百分点。其中欧菲光、翰宇药业、博瑞医药累计涨幅分别为52.81%、26.19%、26.19%,分别获得39家、20家、32家基金调研。

  13家上市公司

  基金持股比例超30%

  除密集调研外,多家基金调研的上市公司获得基金真金白银支持。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76家基金调研上市公司的基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超10%,占总数的四成以上,13家上市公司基金持股比例超30%。

  迪威尔半年报获基金持股比例达到55.2%居于首位,公司近期获得6只基金调研,参与调研的基金包括信诚基金、格林基金、合远基金、银河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建信基金。公司半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7只基金的身影;此外,全国社保基金108组合亦重仓该股,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华秦科技基金持股比例仅次于迪威尔,达到47.87%,半年报基金持股市值达到32.69亿元。

  华秦科技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35.24%,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前三季度客户型号任务持续增加,且小批试制新产品订单陆续增多,当期产销量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