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北京银保监局:警惕六类陷阱 守护“养老钱包”

2023-03-22 11:4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陈旭

  有“特殊渠道”拿退休金、房产还能理财、小投资高返利、买藏品保收益……这些看似“诱人”的广告背后,隐藏着诈骗钱财的诸多陷阱,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金融消费需求较大的特点进行诈骗,严重损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老年消费者应警惕六类典型陷阱,认清诈骗真面目,保护个人财产权益。

  陷阱一:“代办保险、代理退保”的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保单信息后联系老年人,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一次性补缴享受养老退休金,或承诺更高收益、诱骗老年人退保,老年人一旦支付大额款项,不法分子便音讯全无、人走楼空。

  陷阱二:贷款“黑中介”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即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连续转款。有的还以需要老年人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为由,要求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

  陷阱三: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以获得资金,再用所获资金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往往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陷阱四: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旗号,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诱骗老年人投资,往往老年人追加投资后,不法分子便消失不见。

  陷阱五:不法分子常用“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投资“收藏品”,声称“藏品回购、短时间内升值、帮助出售、收益翻番”,并索要“展览费”“评估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

  陷阱六:不法分子冒充医学专家,老年人可“免费用药”,博取老年人信任。受骗的老年人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最终蒙受损失。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不信“偏门”、不贪“小利”、不迷信“偏方”、不轻信“专家”,要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办理流程以及金融常识,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增强自身风险识别能力。要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判断,以防被不法分子蒙骗。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