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共享充电宝定价谁说了算

2022-08-29 11:45:00 来源:北京商报

共享充电宝的高低价格成了一个谜。8月28日,记者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区域,不同充电宝的定价也完全不同;同一品牌不同点的24小时差价可达20元。究其原因,与其背后的运营模式密切相关:定价由平台、代理商、商家决定,部分代理商话语权较高,平台只提供“价格不要定得太高”的建议。无论如何,共享充电宝毕竟告别了“1元时代”,普遍涨幅200%。分析认为,涨价暴露了商业模式的弊端,企业无法通过规模效应盈利,从而陷入“涨价亏损,不涨价,不给客户收益”的怪圈。

  走访:收费标准参差不齐

最近的每一次充电“出圈”都与价格息息相关。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走访多家共享充电宝发现,部分充电宝的租赁价格有所调整,同一平台不同点的充电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街电共享充电宝为例。小时单价1-4元不等,24小时收费价格10-30元不等。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走访发现,万芳公园联众地产街收费标准为1元/小时,10元24小时收费;位于胡阿祥奥莱的哈根达斯街收费标准为4元/小时,24小时收费30元。

怪兽充电宝每小时收费3-4元,24小时收费价格一般在24-30元。比如familymart第一家经贸店位于4元/小时,24小时收费28元;肯德基白纸坊半小时1.5元,24小时收费30元。

美团充电宝每小时价格一般在4元左右,24小时价格在30元左右。莫砺锋酒店3元/小时的话,24小时收费30元;葛洲坝中国之家收费最高,10元/小时,24小时收费在50元。两点24小时收费相差20元。

综上所述,无论是每小时收费标准,还是24小时“封顶”价格,每个品牌都不一样。

即使是位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平台,对应的充电宝价格也有明显差异。市民杨女士称,近日,她在同仁医院亦庄分院租用充电宝时发现,小电和街电虽然每小时收费4元,但24小时封顶价格有差异,前者40元,后者30元。

在全网高呼共享充电宝普遍涨价的时候,也有玩家小范围降价。记者在北京银泰中心in01调查过程中发现,街头充电宝价格由5元/小时变为4元/小时,24小时充电价格不变,为40元。

  定价:平台说了不算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价格忽高忽低?明明位于同一个商圈或者点,为什么不同品牌的定价有高有低,差距很大?除了同行之间的竞争和比较,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共享充电宝的定价。

据记者调查,是直营还是加盟模式首先会影响定价。细分的话,代理费、设备购置费、租赁费收不收,以及百分比多少,定价体系都会发生变化。

怪兽充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怪兽充电采用“直接代理”模式运营,合作代理不收取代理费,但会抽取一小部分充电宝租赁费。代理模式的利润是怪兽充电可以向代理商销售共享充电设备,从中赚取设备销售成本。

按照这种运营模式,怪兽充电对于代理商的充电终端并没有很高的定价权限。上述负责人解释,公司的定价原则是平台建议与商家沟通,然后达成协议。价格会根据所在地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行业的物价水平、商家的意愿而变化。

北京商业

落实到具体的定价水平,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是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和盈利能力,对代理商提出要求。上述怪兽充电负责人提到,平台会给代理商提供建议,建议定价不要太高,以免影响公司业务。

“一些资本的介入和市场的变化,使得共享充电的价格不断变化。”有共享充电从业者透露,部分平台不具备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权。美团的充电宝BD透露,租用充电宝的收费标准由区域内代理商制定,平台和商家不参与定价。

“小店科技的直达点还是占据了很高的比例。直营模式重,定价水平会直接影响盈利周期的长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悉,小店科技今年提出了“直营代理”的整体经营策略。

无论直营还是代理模式,随着一二线城市的区位逐渐饱和,企业仍然需要不断占用区位和人流密集的地方来增加盈利能力。

  利润:每台每月收益几十元

如果购物时没有可以租赁的充电宝,消费者会有些不舒服。那么商家引入共享充电宝后,能否有可观的收入?

珠芒科技BD一位负责人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透露:商家将街电、搜电的共享充电宝引入店内,不需要支付代理费,但需要购买设备。竹芒科技销售较多的设备有6口四宝和8口六宝,团购价格分别为566元/套和875元/套。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在未来的运营中,商家需要支付一笔服务费,即每台机器租赁充电宝产生的流水的10%。按照这个标准,购买设备和自来水的10%是商家的主要成本。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从BD官方了解到,这些设备每天的耗电量为1-2度电。据北京某商业项目负责人介绍,北京商业用电价格基本一致,不同时期电价不同。高峰和用电高峰期每度电价格约为1.226-1.422元。如果按照高峰时段的电费计算,一个充电器每天的电费在3元以内。

BD街电公司上述负责人介绍,店内每台设备平均流水在10元左右。除去10%的服务费和3元电费,商家手中的每台充电设备可以获得6-7元的收益。如果商家推出的设备价格为566元,那么在租用的充电宝日流水不变的情况下,商家至少需要80天才能回本并产生消费利润。

如果一个商家的店铺位置好到足以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就意味着这个商家的收入会大幅增加。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了解到,街头充电宝的租赁价格由商家自行制定,商家也可以自主接受广告合作。这期间产生的广告费归商家自己所有。

与珠芒科技不同,美团充电宝多采用代理制。美团充电宝BD负责人介绍,与美团充电宝合作,商家不需要购买充电宝,由区域内代理商免费安装。但消费者使用充电宝产生的费用,90%是代理商收取的,美团平台收取4%的服务费。剩下的6%的收入由投放设备的商家获得。

同时,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商场一台美团充电设备月流量在700元左右,写字楼设备月流量达到500元。某店或餐厅引入美团收费设备,每月可赚几十元。

  怪圈:涨价暴露模式短板

无论定价是否由平台决定,涨价注定会透支共享充电的热度和市场。近年来,价格相比共享充电宝企业,目前的市场竞争在早期已经饱和,甚至部分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共享充电宝,尤其是一线城市,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已经逐渐形成。所以早些年共享充电宝轮番涨价时,市场反应相当激烈。当消费习惯改变,市场几乎饱和的时候,涨价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价格上涨是多方博弈和市场配置的结果”。

不可否认,在经历了大幅涨价和区域快速调价后,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告别了“1元”时代,似乎很难再回到过去。

深科院院长张晓容直言,涨价暴露了共享充电行业商业模式的弊端。运营成本高,收入低,企业无法通过规模效应盈利,只能靠涨价。涨价还会导致用户流失,收入进一步下降,使企业和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用户增长放缓,行业将面临生存挑战。

同时,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行业也确实遇到了天花板。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共享充电宝用户总量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8000万增长至2020年的2.9亿,但增速明显放缓,年增速从104.9%降至56.3%,再降至15.6%。

或许是意识到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也不过如此。它需要新的业务来完成下一阶段的布局,共享充电公司都在尝试布局新的业务。不久前,街电旗下公司、搜电品牌旗下的珠芒科技宣布新增充电桩、无人零售柜、储物柜等业务线。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广元推出“欢欢”白酒产品,并在网上开店。小店也在尝试建立会员体系,希望通过深挖用户运营,为会员提供除收费之外的新服务内容。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