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多个自行车共享平台宣布涨价后,微博中“共享充电宝涨到每小时4元”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引发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一些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今年已经悄然涨价1元。市场上的主流价格是每小时3至4元,而热门旅游景点或繁华商业区的收费标准高达每小时10元。
共享充电宝也变身“刺客”?4元起步,一不留神就扣了两位数。这么高的收费,让消费者直呼“用不起”或者“不敢用”。从部分企业的反应来看,弥补为抢占市场投入的巨额补贴、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缓解紧张的运维成本是一路高“涨”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从来没有排斥企业的自主定价行为,共享充电宝可以根据时间和地点调整充电标准。问题是,大幅涨价是不是共享经济唯一的“救命稻草”?
国内共享经济新业态大致发展路径一瞥:前期多采用“烧钱”“补贴”等盈利性竞争策略抢占市场。在市场格局基本定型后,通过提高价格,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门槛来回笼资金,获取利润。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摆脱成本高、盈利难困境的一种努力。从“1元时代”到普遍涨到2元,再到4元每小时3到5个,随着共享充电宝价格的飙升,消费领域也出现了定价不规范、不透明等乱象。如果说自主定价是企业享有的一项权利,那么它的行使就必须遵守特定的规范和原则。早在去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在行政指导会上要求街电等8家共享消费品牌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样,市场涨价行为就应该规范有序,不超过限度。
共享经济的目的是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盲目涨价会不会变相“分散”庞大的消费群体,进而违背“分享”的初衷?比如共享充电宝这种实用的“应急”产品,很难培养用户忠诚度。此外,部分品牌99元的顶配价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在计划提价的同时,不妨以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体验为中心,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具体来说,有用户投诉共享充电宝存在充电慢、还电点少、数据线太短等问题。如果有关企业能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及时解决这些不便,难道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入住”吗?
包括充电宝在内的共享经济“下半场”已经开始。如何推陈出新,避免共享经济变得“不经济”,是一个大问题。记住,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业态,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有可观的收益,短视的涨价绝不是唯一的出路。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