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

2022-08-18 17:30:00 来源:经济日报

8月中下旬,银行半年报即将披露。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大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截至6月末,206万亿元贷款余额中,普惠肖伟、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贷款分别约占总贷款余额的10%、10%、20%和25%。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作用,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市场的企稳。

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增长的加快,以及结构调整政策的推进,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小微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企稳、基建水平放缓、房地产有升有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具体来看,普惠微贷持续发力,助企惠民成效显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额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高到10.6%;普惠小额贷款主体达到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倍。

“普惠小微贷款成效显著。一方面,央行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向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发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这些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信贷投放,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政策支持的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刘晓雷认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极大地增强了金融部门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没有抵押物,也没有非常好的信用记录等传统风控需要的数据。但随着科技的赋能,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完善贷款所需的贷前风控和贷后催收服务。

中信银行行长方早前在银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的双重压力,中信银行聚焦普惠和肖伟这两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主动推进。今年一季度,完成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要求年度增量计划的80%,金融精准帮扶贷款和涉农贷款监管考核提前达标,加大了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监管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也为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发挥了精准导向作用。银监会法律部主任齐翔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扩大信贷增量,继续做好“两增”考核。做好月度监测,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普惠性小微企业年度信贷计划,保持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如果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建立小额信贷服务长效机制,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金融基层组织和一线从业人员是小额信贷服务的关键环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小额信贷业务的责任边界,优化执行流程,建立真正有效的容错纠错和尽职调查机制。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占比逐步触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撑。在各方努力下,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10年的17%下降到2020年的9%的趋势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上升到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撑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触底企稳,从2020年低点的26.3%上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

以中信银行为例。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788.81亿元,同比增加467.38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195.19亿元,增长46.08%,高于同期全行一般对公贷款20.8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63.97亿元,同比增加436.75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915.16亿元,增长141.05%;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制造业密集地区,制造业贷款增量可观。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从信贷供给看,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性引导作用。积极运用支农、小额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

055-79000表示将继续发挥精准滴灌和再贷款正向激励作用,支持巩固扶贫成果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利用支农小额贷款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乡村振兴信贷,按照现行规定发放扶贫贷款,支持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再贷款等工具,增加对本地区农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5404亿元,支农再贷款余额13997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1656亿元,再贴现余额614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表示,央行特别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刺激作用,从支农小额贷款入手。一方面金额增加较多,另一方面支农小额贷款,利率非常优惠,包括再贴现。此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领域体现了碳减排效果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涉及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工业领域的节能降碳。碳减排工具的支持范围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倾斜,以增强碳减排工具的政策灵活性,增强各阶段资金对‘双碳’工作的针对性支持。未来碳减排支持工具仍有拓展空间,其发行对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耀认为。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继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大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总体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同时建立了“金融机构自主放贷、账户管理、人民银行事后报销、总量定额、相关部门用途明确、随机抽查”的工作机制。它衔接了金融机构贷款和央行再贷款“两本账”,通过提供低成本再贷款或激励资金,建立了激励相容机制,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

重视稳总量优结构

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符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更加注重稳定的总量和优良的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边际放缓和房地产向长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仍然相对较少。另外,直接融资在上升,在新旧动能转换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信贷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经济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体现,并不意味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减弱。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将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离不开信贷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服务的升级。未来信贷投放需要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力的关系,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增长点的培育赢得时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的“聚焦重点、进退有度”,实现正向激励和精准滴灌,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同,满足微观主体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新动能提供支撑,实现总量稳定、结构优进。信贷增速可能长期下降,但整体金融支持不会减少。

中长期来看,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此外,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质量和适应性将稳步提高。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中国绿色转型的投资需求将超过10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增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超过10万亿元。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