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结束后,一些有问题的年报引来了监管部门的问询,而一些年报存在瑕疵的上市公司正在努力纠错。
据东方财富Choice不完全统计,以公告日为准,截至7月3日,5月份以来,已有13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报更正公告,其中大部分为财务数据错误,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疏忽。
还有一些年报属于“乌龙”公告。如果一些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填写不正确,一些公司报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年龄一岁,一些公司“自我暴露”其持续经营能力,导致监管机构的调查。更何况监管部门发来的年报问询函内容都是错误的。
年报纰漏
大多数为财务数据出错
上市公司年报有瑕疵,财务数据错误占多数。有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等核心财务指标,也有各类数据单元。例如,一家典型的*ST公司,更正年报多达10份,涉及扣非净利润、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等多项主要会计指标,更正公告长达8页;一些上市公司不区分“人民币”和“万元”,万元被错填成人民币的情况时有发生。
除了财务数据的错误,另一个相对集中的缺陷主要集中在关联公司未披露应披露的信息。如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被处罚整改、重大股权投资、与相关金融公司的往来等信息。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年报中的一些低级错误令人咋舌。如有公司年报,部分内容格式混乱;另一家公司误将2021年年报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填为2021年;另一家公司在“防疫用品”一栏填写自己的饮料产品,主要用于防疫;另一家公司拼错了独立董事工作的单位名称;甚至有一家公司的年报,半句话就戛然而止。
“部分上市公司年报质量较低,反映出公司对年报重视不够,内部管理可能存在疏漏。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参与人或中介机构由于业务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可能会在公司年报中出现披露错误。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的高培杰律师告诉记者。
“上市公司年报存在低级错误,也反映出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薄弱,董事会相关董事未能勤勉尽责。中介机构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勤勉尽责,未尽到特别注意义务。”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告诉记者。
“投资者可能因上市公司年报信息错误而产生误导性操作,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干扰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辽宁邦先河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赵安国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监管部门会采取监管谈话、关注函、警示函、监管函、责令改正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错误等行政措施。
年报出错的违法违规
成本将越来越高
上市公司年报问题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例如,京蓝科技的信息披露错误导致监管机构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问询。
具体来看,京蓝科技2021年未发生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但年报显示“公司连续三年出现重大亏损,债务逾期,有未决诉讼,部分资产和银行账户已被冻结。
在财务数据更正的公告中,部分上市公司不单独列示更正后的数据,而是披露更正前后的整张表。有些公司为了便于识别,将表格中的更正数据加粗,但许多公司没有类似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很难察觉修改后的实际数据。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和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都应该敬畏信息披露制度。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年报的错误都会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证券监管的不断加强,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年报失误的违法违规成本会越来越高。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的李健律师告诉记者。
高培杰认为,应提高上市公司年报和定期报告披露的参与者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在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内部建立并实施信息披露的管理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制定年报和定期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披露程序。严格履行上市公司董事对年度报告和定期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允的勤勉尽责义务。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