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家a股上市银行开始陆续披露2021年业绩报告。其中,零售业务转型成为业绩报告的重要亮点,银行不断突破传统零售产品的限制。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多数银行的零售业绩保持了强劲增长,其中零售客户规模和总资产增幅稳中有升。
与此同时,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业绩差异明显。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零售业务在产品设计、系统流程等领域仍需改进。这也是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能否起到“压舱石”作用的“大考”。
加速数字化转型
目前,数字化运营贯穿于银行零售业务的始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非接触式金融受到银行的追捧。今年年初,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业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这也为银行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势必加快银行、保险、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用技术增强零售业务的能力拉近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表示,零售业务一般是银行提供存取款、贷款、投资理财、结算等各种金融服务的总称。对个人和公司客户,另外还有两大银行业务,即公司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零售业务交易小而散,具有轻资本、低资产、高成长的特点。近年来,零售业务借助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赛道之一。
记者梳理银行财报发现,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零售业绩增速持续走高,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此外,不同性质的银行在科研人员配置、研发和管理等方面也在不断努力。资本投资等。成为银行“冲刺”的突破口。例如,中信银行推动开放银行数字化生态建设,产品组件和行业标准化的共建场景超过10000个,服务用户超过720万,累计资金交易超过6400亿元。同时,报告期内,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11.11%,占营业收入的3.15%。业内专家表示,银行业以“洪荒之力”打造金融科技银行,让客户服务的每一个流程环节都能享受到数字化的便利,从而更好地守住自己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加大了科技与零售的融合,迎来了可观的业绩数据。就零售业务竞争力核心指标3354,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而言,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6.37亿户,管理个人客户资产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0%。目前,该行近70%的收入来自个人银行业务,其总规模在国有银行中不断上升。
此外,一些银行的零售利润在业绩中不断增长。如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147亿元,占全行利润总额的56.74%。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净营业收入80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全行净营业收入的41.8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彭飞认为,零售银行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正在迅速上升,并占银行利润的比重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8万元,个人资产配置也逐渐从多元化转向金融资产。居民有新的投资需求。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零售体系后,开始了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转型。
零售业有什么新鲜事?“如果说新零售是一个实体,财富管理是一个核心,这是‘实体核心’的关系;如果说新零售是一条路,财富管理就是跑在这条路上的车。”中信银行行长方表示,要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中信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第一战略”。两到三年,零售收入要占到50%以上,整体规模和经营能力要在第一梯队。
对于建行来说,财富管理也是其年报中的高频词汇。截至2021年末,建行理财规模近2.2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超过2万亿元,零售利润占比超过50%。“去年,建行个人客户增量和私人银行客户增量均领先可比同业。37家一级银行全部实现个人客户资金存款和投资理财全面正增长,初步实现存款和投资理财协调发展。建行理财“龙财富”的品牌正逐渐深入人心。"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商业银行为什么在新零售战略中把财富管理作为重点?普益标准研究员罗迁表示,居民理财需求促使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财富管理需求的变化。从单一的储蓄存款到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多层次的财富管理领域。从国内市场到全球资产配置,全生命周期定制财富管理服务方案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因此,银行零售行业需要加快转型,以匹配需求端的巨大变化。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许多银行都提出了零售业务发展的新战略。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金融管理规范化转型成效显著,银行新零售业务呈现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到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已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周茂华表示,商业银行在布局财富管理方面,在客户群体、信息、理财管理经验与团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未来随着银行权益研究的深入及资本市场不断成熟,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空间会更大。
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麦肯锡预测,未来3年到5年是我国零售银行业务进入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银行发展走向的关键分水岭。
因此,银行业在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的集约化、智能化零售转型的同时,依然需要守住风险底线,把金融市场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普益标准研究员苟海川表示,零售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要做好内部组织架构设计,加强文化和团队建设,做好银行的风险管理。此外,要找准方向,做好银行流程优化,实现银行轻型化战略提升,精耕细作、久久为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轻型银行转型进入下半场,多数银行在风控精细化管理方面持续加码。比如,招商银行加强对平台生态的治理,打造“全客户、全资产、全风险、全机构、全流程、全要素”的“六全”风险管理体系;邮储银行通过实施内部评级优化升级,实现零售贷款自动化审批和贷后精准管理。周茂华表示,零售贷款风险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内部管理不规范,有的来自外部事件冲击,例如短期经济波动、突发疫情冲击等。为防范零售贷款风险,要让相关零售贷款产品回归产品设计初衷,严控相关资金违规使用,提升零售贷款整体抗风险能力。
零售业务涉及客户多、覆盖范围广,并且这类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遇到风险后可腾挪的空间较小,要求银行业更要强化后续风险管理。娄飞鹏建议,银行业一方面要强化对市场的研判分析,完善制度流程,做好人员培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通过结合新型技术手段降低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建立智能风控体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接下来商业银行要提高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逐步解决制约业务与科技融合的“卡脖子”问题,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搭建更加符合居民需求的零售新场景,拓展银行传统服务的边界,精细化深耕客群,增强零售业务可持续发展动力。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