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重在扩大覆盖面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明确要求,4月底前出台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6月底前,出台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善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养老金严重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都很难一帆风顺。
面对我国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低和老龄化加剧的压力,构建以个人自主养老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专家和有关部门认为,迫切需要完善居民养老保障,加快第三支柱的短板建设,使之成为未来养老保险体系的有力补充。2018年5月,我国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22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将2021年6月1日浙江、重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至全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即将启动。相信第三支柱会在制度上有重大突破。
但是,要真正实现第三支柱的有效支撑作用,迫切需要多思考可行的实现路径。有研究者认为,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钱从哪里来?”形成充足稳定的现金流池是保证第三支柱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关键。二是“投资哪里”。面对个人养老金庞大的基金规模,如何确定投资方向和比例,如何构建相关机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能否成功,关键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覆盖面。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4年来看,覆盖人群只有5万多人,保费收入只有6亿多元,显然不尽如人意。从理论上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具有特殊属性,不受是否有用人单位、年龄和就业状况、就业和退休的限制。中国灵活就业人口非常多,自由职业者和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庞大。因此,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关键在于制度设计和产品吸引力。
从国际实践来看,随着世界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例如,目前美国7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养老金计划作为第三支柱[企业投资(贡献)确定性计划和个人退休储蓄计划],甚至在中小企业中,比例也达到了50%以上。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实话说,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势在必行。可以说,与第一支柱相辅相成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构建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我国养老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善家庭资产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