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械行业开局良好,工程机械开工率和工作量都在回升,海外销售表现持续强劲,汽车整体产销同比小幅增长,乘用车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制约机械行业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机械工业企业来说,要更加注重创新,为市场提供好的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这样企业的利润才能提高,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不利因素有望缓解
近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福建重卡应用换电示范投产仪式。全国首条电动重卡干线————福宁干线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三一重工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三一重工董事长向告诉记者,从2021年4月开始,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充满希望的。今年1月,三一重工海外销售额增长近60%,风电设备等新能源板块增幅更大。
过去一年,在疫情蔓延、原材料成本上升、芯片短缺的挑战下,机械行业克服困难,经济运行稳步回升。陈斌表示,2021年,机械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58%。低碳发展加速,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
同时,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生产秩序的快速恢复,机械企业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先机。2021年,机械行业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万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整车、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2021年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出口区域从东南亚、非洲扩展到欧洲国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工业经济运行、适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十四五”期间各类规划已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为机械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和稳定良好的市场需求。向对2022年充满信心。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带来的机遇;二是“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品电动化带来的机遇;第三,国际市场有很大提升空间。
陈斌认为,原材料价格高企、煤电供应紧张、芯片短缺等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将在2022年得到缓解和改善。综合分析,2022年,机械行业运行有望实现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利润总额与上年持平,进出口贸易总体平稳。
利润水平仍待提升
虽然2021年机械行业效益指数将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利润率低仍是行业普遍现象。数据显示,2021年,机械行业出厂价格指数掉头向下
分行业看,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在去年基数较高的基础上同比下降;其他13个子行业利润均同比增长,但相互之间出现分化。机床等民用机械行业利润增幅超过60%,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汽车、内燃机等行业利润增幅不到3%。据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上涨的压力难以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导致企业利润微薄。即使是看似利润增幅较大的机床行业,利润仍然很低。
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机械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乏力,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汽车行业利润率不高,新能源汽车行业大部分都是亏损的。”陈斌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几乎全部靠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了汽车的盈利能力。自2021年以来,该协会一直呼吁建立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制度,以缓解价格波动,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推进相关工作。
陈世华还表示,2021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明显低于营收增长。成本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芯片,一个是原材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1000元到4000元的汽车成本增加。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汽车企业不敢提价。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快,但整体规模还是小,电池成本越来越高。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行业利润产生了很大影响。"陈斌说,尽管单月连续下降,但机械行业的利润增长到年底仍是两位数。主要原因是进口原材料已经提前半年预订,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影响会在上半年更明显的表现出来。
把握机遇创新开拓
要增加利润,企业首先要抓住机遇,加强创新。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为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机械行业整体利润较低的形势下,2021年机械行业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高于机械行业平均水平,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453.49亿元,同比增长12.65%。
同时也得益于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如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华电签订首个自主G50燃机示范项目主机合同,助力我国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应用。
“全球经济总量增长要靠技术驱动,靠技术不断创造新需求。”向文波表示,要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靠“进”去实现“稳”的目标,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随着数字化和电动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应对挑战,把挑战转换为机会。从企业经营层面来说,不管哪个行业都要靠科技创新去提升能力。不论时代怎么变,用户对于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通过创新去创造、引领、满足需求,是企业应对周期的根本方法。
在如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上,陈斌提出,央企有责任带头采用国内自主创新的产品,特别是产业链的链长企业,要积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央企担起这个重任。
此外,陈士华表示,要推动行业企业融通发展。企业要有产业链思维,要考虑上游企业,特别要重点培育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这对产业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