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公司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业务趋势继续分化。记者今年1月获得的人身险行业数据显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人身险两大渠道发展趋势如下:个险下行,银保上行。
但是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并不是跷跷板的两端。一些保险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多渠道发展战略,优化业务结构。整体来看,受访者认为,目前无论是保险渠道还是银保渠道,都还需要持续深入的改革来促进业务质量的提升。
个险渠道持续承压
最近反复出现的疫情,让保险营销员文华(化名)感到很尴尬。她告诉记者,当她打算在春天拜访更多客户时,她不得不按下暂停按钮。
事实上,近两年人身险个险渠道持续受疫情影响,线下展业受阻,直接影响了保单销售。然而,除了疫情的直接影响,个险渠道的深层次问题也被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例如,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金舟对记者表示,疫情加速暴露了传统寿险营销模式的弊端,包括多年来被业界诟病的“拉人头模式”。几个保险渠道近年来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自保部分占比相对较高,代理人脱落率高,专业性不高。
回顾个险渠道近几年的发展,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该渠道保费达到4200亿元,2018年负增长,2019年基本延续,2020年和2021年负增长,2022年初期负增长。今年1月,纳入统计的52家人身险公司个险标准保费同比下降34%,与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8%。去年,这些保险公司的个险标准保费同比下降了18%。
同时,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保险公司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注册销售人员641.9万人,较2019年底峰值973万人大幅下降331.1万人,降幅34%。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营销员的数量仍在减少。
面对个险遇到的困境,大型人身险公司纷纷深化改革。比如中国平安通过数字化改革,保证了优秀团队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收入。同时还会减劣提优,吸引更多优质代理商进来,替代低质量代理商。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个险渠道的短期阵痛难以避免。虽然相关保险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改革,但从行业来看,传统经营方式失效、保险营销员数量下滑、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叠加,个险渠道新单保费短期内难以快速恢复。
银保市场期待提质
从寿险公司另一大渠道银保渠道来看,今年1月纳入统计的69家寿险公司新单保费同比下降5.1%,环比增长211%。
“1月份银保保费大幅增长,既有特殊时间的因素影响,也有保险公司更加重视银保渠道的原因。”某人身险公司山东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分析,为了开个好头,各公司都会在adv中预留客户和业务。
从行业层面来看,个险和银保两大业务渠道是人身险最主要的两个渠道,保费之和贡献了90%左右。但是,在不同时期,它们各自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中研数据显示,2007-2008年银保渠道业务爆发式增长,2008年超过个险渠道成为第一大渠道。2016-2018年,随着监管部门引导行业“回归原点”,开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两大渠道发展呈现反向发展态势:银保渠道保费占比从53%下降到40%,之后进一步下降到30%;同期个险渠道保费占比从36%提升至50%,之后进一步提升至近60%,个险重回最大渠道。
低迷过后,近两年,银保渠道又开始走“上坡路”。2020年,银保渠道保费同比增长12.6%,总量重回万亿元水平。但目前其保费比例仍远低于个险渠道。据中国研究院数据显示,去年行业个险渠道保费同比下降2.9%,占比57.2%,较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银邮渠道保费同比增长20.3%,占比31.3%,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麦肯锡发布报告称,中国银保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内保险公司应提前做好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抢占未来五到十年银保市场的战略高地。
不过,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银保业务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化产品结构,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而不是继续依靠理财和短期特性来获取客户;同时,银保业务渠道成本高的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否则,银保渠道对保险公司发展的意义仍然要打折扣。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