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可控的通胀水平,将为货币政策实现“稳增长”目标留出更大空间,动力充足。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根据16日公布的最新PPI和CPI数据,国内通胀水平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制约,货币政策可以释放更多空间“稳增长”。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仍是稳增长、宽信贷,货币政策也将迎来重要窗口期,数量型工具有操作空间。
货币政策很容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0.9%,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并且CPI和PPI的下降趋势略快于预期,两者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缩小。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下一阶段,由于基数较高,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食品价格仍是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粮食连年丰收,猪肉价格短期不易回升,预计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可控,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制约。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增长、保就业、控风险,包括控制物价上涨。”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与去年相比,当前物价总体形势相对温和,为货币政策“稳增长”留出了更大空间,宽货币、信贷扩张等货币政策将逐步显现。1月份的信贷和社会金融数据已经显示。
与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相比,中国CPI同比仍处于低位,PPI下行趋势仍将持续。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显然认为,通胀压力的进一步缓解不会制约货币政策的稳增长。
“稳增长”是重中之重。
在高通胀的压力下,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也表现出对抗通胀和收紧货币政策的鹰派态度。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内部稳增长的需求,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将如何“充分发力、准确发力、向前发力”?
中国银行研究所研究员范若英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宏观政策加强跨周期调整。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的数据,美联储3月加息的概率达到100%。在中美货币政策分歧的背景下,一季度将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窗口期。
尽管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上升,但许多分析师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
“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稳增长、宽信贷,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显然,一些主要海外经济体宏观政策收紧的加速是2022年重要的外部不确定因素。然而,加强国际协调并不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将跟随海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收紧。从历史上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阶段并不一定导致国内货币政策的收紧。
连平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不可否认,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会对中国汇率、利率、资本流动产生一定压力。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内需增长潜力、财政支出的强大功能。
“1月金融数据释放积极信号,但通胀数据疲软预示稳增长政策将加码。”CICC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传统的稳增长模式主要依靠房地产和基建,而在金融周期的下行阶段,稳增长模式依靠新经济。货币政策还是很重要的。同时,财政政策和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相对增加。
资金面仍有宽松空间。
那么,下一阶段,中国还有降低RRR和降息的空间吗?
显然,货币政策在总量层面仍有宽松空间和窗口期,结构性工具层面也可以从支持少量农业、支持碳减排等领域“加码”。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发挥LPR改革的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
“预计今年一季度RRR仍将下调0.5个百分点;降息有空间,但需要更强的触发因素,包括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进一步下降。”明明说。
连平认为,必要时还是可以使用量化工具的。目前仍需全面RRR降准,结构取向调整空间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专项债总量可能比去年大幅增加,需要社会资金的配套投入,对信用和社会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充分保证市场流动性,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匹配性、协调性和支持性可能会打折扣。
他预测,价格工具在未来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主要担心的是中美利差快速收窄对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影响。一旦美国加息提上日程,货币政策操作推动MLF利率或LPR进一步下行的难度将加大。不过,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使用短期货币市场工具,以确保市场利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比如,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2022年初PPI和CPI将继续下降,货币宽松空间已经打开。他建议,应抓住当前宝贵的宽松时间,积极应对上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在海外加息尚未落地、中国通胀下行的情况下,继续扶持中小企业。
和战略新兴行业,货币闸门可以再适度放开。“在美联储即将加息背景下,抓紧剩余的宝贵时间,尽快降准降息,各部门形成合力,让宽货币和结构性宽信用组合拳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稳定信心。”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