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年基金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众多基金经理被冠以女神、女神、一哥、一姐、成长股猎人甚至国民基金经理等头衔,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买入,众多新基金一天之内销售一空,轻松募集数十亿甚至数十亿元资金。
退潮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谁在裸泳。2022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跌停不休”,尤其是之前受到投资者追捧的明星基金。市场风格突变后,投资者损失加大。
皇冠爆款亏损更多。
对于这两年追捧爆款的投资者来说,从2022年开始,在市场震荡调整中,突然发现过去追捧的投资明星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光环。
基金经理头上的皇冠,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黯淡无光。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7月至2021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共有24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首次募资规模超过30亿元。从上述基金的表现来看,截至2022年2月15日,仅有42只基金成立以来仍获得正收益,占比不足两成。
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多达125只基金自上述期限成立以来亏损超过10%,33只基金自成立以来亏损超过20%。
市场好的时候,大型基金公司往往是基金发行的绝对主力。从上述爆款基金成立以来的表现来看,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在上述一年半时间内发行的18只爆款基金中,截至今年2月15日,有17只处于亏损状态,其中7只基金跌幅超过15%。另一家同期发行16只爆款基金的头部公司,成立至今亏损超过20%的基金多达5只。
基金造星皇冠怎么加自己?
近两三年,在结构性行情中,基金公司整体表现突出,基金公司造星运动也在大力展开。
基金造星,宣传先行。宣传的方式就是占领高地。
站在上海陆家嘴的环形天桥上,迎面就能看到基金公司的巨幅海报。家住浦西但在浦东工作的董小姐发现,不知从哪一天起,她上下班乘坐的地铁2号线上的基金公司海报,已经逐渐取代了时下流行的植发和电商广告,成为这个金融中心的广告主“新贵”。
在四条地铁交汇的地铁站浦东世纪大道地铁站,基金发行高峰期,几乎每一栏都有基金公司的海报,“药神”“消费一哥”等类似标语随处可见。
家住郑州的小张告诉记者,大约一年前,她打开手机App,经常会发现基金公司的广告,在支付宝上频繁推荐基金。身边的人开始不断向她推荐基金,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买基金的大军。但是最近,她开始抱怨赔钱。虽然她只损失了几千美元,但她担心投资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金公司的宣传中,往往只呈现基金业绩好的一面,投资者看不到投资的全貌。在介绍基金经理时,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营销的时间节点,给投资者带来超高收益的错觉。
举个例子,一个基金经理正在发行新基金,在介绍其过往业绩时,总会以2021年末的市场高点收尾。投资者不知道的是,如果最新的日期到了,经过今年的下跌,其长期表现将大打折扣。此外,管理3年以下甚至1年以下的基金,甚至会以年化收益率来宣传。
在近两年的基金造星运动中,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消费基金经理被包装成“国民基金经理”,一举吸引了1300亿元的新基金申购,创下了当时首次基金募集的最高纪录。投资者不知道的是,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时间最长。从2010年底到2018年底,八年总回报只有62.7%。虽然基金经理的能力圈以白酒为主,但很多投资者对其产品宣传印象深刻,对“国民基金经理”的噱头趋之若鹜,甚至购买基金经理管理的创新未来基金。结果,仅仅一年,净值就损失了三分之一。
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不具备获取Alpha的能力,较好的业绩来自Beta市场。但在基金公司的宣传中,往往将其包装成可以获取超额收益的股神。“投资者关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业绩,这也导致了基金公司造星运动的盛行。很多公司把主动型基金变成了主题型基金,靠极端操作赌未来。”
皇冠的重量如何打破“造星”的冲动
从2022年开始,随着市场动荡,投资明星的桂冠开始滑落。
为什么基金如此热衷造星运动?这要从其基金行业的相关利益链来分析。
在基金投资的利益链条中,涉及到基金公司、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和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有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才能增加基金管理费,增加基金公司的利润,基金经理才能有更多的收入。
扩大资产管理规模,上述各方有天然的动力。从基金营销的发展现状看,打造明星管理人往往是最简单粗暴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分析称,在基金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对投资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买方对投资风险收益比往往缺乏足够认知,在信息存在巨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会被收益预期所迷惑,而忽略了隐藏的风险。
从过往投资历史看,在投资者疯狂追逐短期回报的时候,往往已经处于行情的阶段性高位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在市场火热的时候发行新基金,借助投资者的入市热情,能够轻松募集到大量资金。但随着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带来巨大挑战,当超出基金经理的管理边界后,最终容易陷入业绩的泥淖中。
现实中,在高点密集发行基金的结果,往往是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管理费大幅增加,基金公司股东喜笑颜开,挨骂最多则是基金经理。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于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责任更大。很多明星基金经理的王冠,无疑源于基金公司的强力推动。
沪上某绩优基金经理曾对记者透露,在市场行情如火如荼时,他坚持不发新基金,公司高管没有责怪他,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他说:“在牛市中不趁热打铁发新基金,公司高管会面临股东方的巨大压力。”
当市场下跌之后,王冠之重,让基金经理不堪重负。如何破解基金公司的造星运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有必要对基金投资的相关利益方实行一定的利益捆绑制度。
业内人士建议,从具体的利益捆绑方式看,首先要有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强制跟投制度。基金公司须拿出真金白银买入新发基金,基金经理也要拿出相当比例的可投资资产买入新发基金,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深度捆绑。另外,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在赎回基金时,同样需要强制公告。比如,近期深陷舆论漩涡的某医疗主题基金,该基金所在的基金公司曾在低点申购了该基金,但在2021年上半年的市场高点全部赎回,在市场高点也没有有效限购,最终基金公司赚了钱却让投资者遭遇了亏损。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