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金融统计报告发布。1月12日,央行发布2021年金融统计报告。整体来看,2021年12月,M2和社会福利增速回升,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2020年,对支持市场主体复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灵活精准,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
信贷数据偏弱
月度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减少1234亿元。新增贷款结构方面,居民部门贷款增加3716亿元,较上月减少3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7亿元,较上月减少1360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9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58亿元,较上月减少2263亿元,较2020年同期分别减少834亿元。
企业(机构)贷款方面,2021年12月企业贷款增加6620亿元,较上月增加9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9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087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指出,从信贷结构来看,企业部门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多,其中票据融资增加规模较大,反映出部分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但进入2022年1月后,银行将增加信贷供给,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快速增长,票据强信用弱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人民币存款方面,截至2021年12月,人民币存款余额2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9.3%。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今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21年12月,居民贷款少增存款多,反映出当月居民消费支出和购房需求放缓。近期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多个楼市成交清淡,局部疫情影响和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控叠加,居民消费偏弱。
“2021年12月新增贷款增速放缓,同比略有增长,这也是受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年底,银行积极为“开门红”做准备。与2019年12月新增贷款相比,基本持平,属于正常范围。”周向解释道。
此外,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金融统计报告,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分行业看,2021年居民贷款增加7.9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4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47亿元。
M1、M2增速回升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央行投入现金6510亿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流通货币余额(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
与2021年11月相比,M1和M2的增长率都有所回升。2021年11月末,M2余额235.6万亿元,同比增长8.5%;M1余额为6
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王浩表示,2021年12月央行下调RRR,大幅提升了12月M0的增速。在企业和居民直接融资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引导资金通过货币市场有效支持政府部门债券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融资需求回暖。
社融保持适度增长
社会数据方面,初步统计显示,2021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20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669亿元。
202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1.35万亿元,比上年减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5.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94万亿元,同比减少907亿元。从结构上看,2021年,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福利的比重为63.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要求落实,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周指出,2021年12月社会福利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同比增加,表外融资小幅收缩,抵消了人民币贷款同比下降。从历年比较来看,总体情况处于合理区间,社会融合保持适度增长。
在王浩看来,得益于跨周期和逆周期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将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平稳过渡,社会融合规模增速将连续两个月企稳回升,为下一阶段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王浩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灵活精准,有效支持政府部门债券融资。
资需求,驱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进而拉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融资需求回升,促进投资、消费需求企稳。”而在谈及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势时,周茂华预计,社融、信贷在2022年将迎来“开门红”,一是因为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发力,国内降准及结构性工具支持,增强银行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三是随着国内房地产逐步回暖与基建补短板适度发力,有望带动信贷需求。温彬则认为,货币政策将在支持“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央行已经实施了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银行降低1年期LPR报价、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部署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后续安排。
“未来,这些政策将持续发挥效果,货币、信贷政策会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如是说道。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