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北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IPO排队的公司有873家,其中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分别有231家(其中12家未经审核通过)、159家、413家、70家。据Wind统计,已取得IPO通行证但尚未发行、正在发行、或已结束发行的非上市公司有36家,募集资金总额约924.62亿元。
展望2022年,业内人士预计,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有望落地,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可能进一步增加,再融资规模也将保持稳中有升。从行业角度来看,IPO和再融资仍将偏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800多家IPO排队企业,预计2022年IPO数量将保持较高水平。从结构上看,主板注册制的实施有望临近。2022年,IPO数量和主板募集资金比例将有所增加。北交所人气有望延续,数量占比也将提升。”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融资结构来看,智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炳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IPO可能会呈现出与2021年类似的特征,即高端制造业和硬科技相关产业将获得更多IPO融资支持。
再融资方面,据Wind统计,2021年a股再融资金额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6.17%。从行业来看(Wind第二产业),材料II、资本品、银行、技术硬件设备等行业再融资规模相对较高,均超过千亿元。
“a股再融资关系到二级市场的走势。目前a股宽幅波动趋势有利于再融资项目的发行。预计2022年再融资规模将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张磊说。
张炳文认为,2022年再融资仍将偏向高端制造业和硬科技行业,但具体行业会受到二级市场走势的影响,更有可能满足估值上升行业的再融资需求。
从融资结构来看,定增和可转债是企业再融资的主要工具。2021年,517家公司募集资金8993.8万元,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金额分别增长37.87%和8.11%。17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2743.85万元,同比减少38.35%,同比增加10.85%。
关于去年可转债的发行,张磊认为,能够成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质量普遍较好。2021年可转债发行数量有所减少,但募集资金额增长较快,反映了优质上市公司资本配置的总体趋势,预计2022年仍将延续。
“2021年,固定增长较大的上市公司大多处于新能源产业链,大部分公司股价涨幅较大。在股价上涨的市场中,固定的‘折扣’效应对股东更有吸引力。”张炳文表示,相比之下,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银行、交通等行业,股价持续暴跌。因此,2022年的再融资结构能否延续2021年的趋势,更多取决于股市的走势。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