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大数据时代如何阻止个人信息裸奔?

2021-12-21 16:35:00 来源:人民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应用。近日,工信部对APP超范围高频权限请求、非服务场景必需的用户个人信息采集、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公开通知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不良应用收集的信息更便于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从而侵犯个人财产安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晁乐满在接受人民日报财经采访时建议,每个人都要特别注意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比如人脸、指纹、DNA等,这些信息一般都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一旦被犯罪分子过度收集和滥用,就会造成很大的隐患。

不良APP到底如何盗取个人信息?

APP在丰富大家生活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和风险。很多网友提出疑问,这些不良app是如何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

对此,超乐门表示,不良APP收集个人信息,然后转卖或直接传递给算法,算法对用户进行“标签”或“预测用户行为”,再对结果进行分析,达到不良商业目的。

“有些应用在申请系统权限时没有告知申请目的或者通知方式不明确,甚至出现强制信息采集的情况。”Chaolemen表示,很多app使用的套路是“不要擅自使用”。如果用户没有授权,就无法正常进入app或者正常使用该功能,或者存在跨境获取权限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会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系统权限,但这些权限实际上与用户使用该APP的功能无关,甚至用户在不想使用时也无法正常卸载。比如,超乐门表示,当用户在打开APP时使用某些功能时,某些APP强制收集的个人信息或系统权限,并不是其正常操作或实现相关功能所必需的,如影音APP强制获取位置权限、游戏APP读取联系人权限等。

针对部分应用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具体场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察学院副教授王小玮进一步解释称,部分应用在未提供实际功能的情况下,仍申报相关敏感权限,或在现有功能之外索要不必要的权限。一些应用在使用低敏感度信息或低限制权限实现相关功能时,仍然要求高敏感度信息和高限制权限,或者在使用一些信息实现其功能时,收集所有信息或高频信息,有些甚至收集其功能所需信息之外的其他场景信息。

怎么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

“当机器在‘算计’你的时候,用户的个人信息就相当于被动地‘裸奔’。”比如超乐门说,如果用户在机器上的标签是“高收入/20-30岁/已婚/无房”,那么用户浏览过的电话、广告、新闻、视频很可能都与买房有关。用户从这些应用中收集的信息越多,机器的“计算”就越准确,其背后的隐患也就越大。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王小玮建议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标准和要求,加强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app运营商、APP商店等责任主体明确主体责任,让公众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专项检查和治理,加强APP应用审核;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有必要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王小玮提醒大家要绷紧个人信息保护这根弦。不要下载

“每个人也应该养成整理个人信息的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要定期检查手机上安装的应用及其版本的安全性,检查摄像头、麦克风、通讯录、相册、银行账户等信息的授权访问权限。”对莱门说。

从技术角度来看,超乐门认为,数据采集或输入终端的技术控制尤为重要。当个人信息被采集到设备中时,需要引入数据水印、不可复制、防篡改、可追溯、可追溯、可审计等技术,在研究中称之为“数据连续性”。

个人信息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

“当用户发现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或者其信息被泄露、非法使用,比如网购后,接到冒充网店客服的诈骗电话,可以向公安、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互联网管理等部门投诉举报。”王小玮表示,如果用户遭受经济损失,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很多人担心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对此,晁乐满表示,我国支持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涉嫌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个人无需提供证据。

003010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最后,王小玮提醒大家下载“国家反诈骗中心APP”,这是一款在国家层面推出的官方APP,用于防范诈骗。它可以给出欺诈的预警。当用户接到可疑人员、短信或可疑短信中包含的网站来电,并安装可疑APP应用时,会智能给出预警,大大降低用户被骗的可能性。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