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触及435.32点的六年高点后,沪深可转债指数连续大幅回调。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可转债的数量和价格均有所上涨,凸显出市场供需两旺。目前可转债估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性价比不断下降。因此,要防范高估值波动风险,避免高价格高估值的“双高”债券。但在市场流动性增加、标的层次丰富的背景下,未来不乏结构性机会。2022年,可转债市场可能继续供需双向扩张。
今年以来涨势喜人
近两天,沪深可转债指数连续下跌。作为一只股票和债券混合资产的可转债,今年的表现可以说是股票和纯债券羡慕的对象。据统计,截至今年12月7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51%,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57%,中证新综合财富指数累计上涨约4.6%,同期沪深可转债指数累计上涨15.11%。即使与今年的热门商品相比,可转债也没有落后。
今年以来,可转债不仅涨得好,交易也非常活跃。数据显示,5月以来,可转债市场(公开发行)已连续7个月卖出超1万亿元,其中11月首次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12月7日收盘,今年沪深两市可转债累计成交额已达14.63万亿元,远超2020年全年成交额9.69万亿元和2019年全年成交额1.42万亿元。
供需两旺
今年以来,新可转债发行保持活跃,旧债陆续转股、退出,新债不断推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截至12月7日,今年两市新发行可转债106只,发行总额2236.56亿元,自201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突破2000亿元。与此同时,约70只可转债陆续退市,大部分转股。
截至12月7日,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达6468.11亿元,较年初增加1132.35亿元,存续债券411只,存续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发行的债券数量相当大,但回报依然可观。
高估值考验配置能力
在年度涨幅喜人、近期持续调整的情况下,整体估值较高的可转债市场会“高得不能再冷”吗?
专家表示,标的股票是可转债价格的基本支撑,而可转债大幅跑赢标的股票,同时高估值风险正在酝酿。根据CICC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由于目前明显的高溢价率,可转债指数在中期很难赚钱。华泰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暗示,可转债估值仍处于2017年以来高位,中长期回报预期透支。要警惕后续大规模可转债发行对当前高价高估值品种的影响。
但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可转债可能会持续处于供需火热状态,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在高估值的中小品种和成长创新标的上表现出更大的包容性;第二,固定收益基金寻求超额收益的动机仍然充足。国泰君安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秦涵表示,目前可转债价格和估值处于历史极值,但这种高估值是结构性的,并非完全泡沫。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