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行业三季报一扫去年同期的颓势。Wind统计显示,与去年同期的低迷表现相比,今年a股市场上市的41家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均有“转机”。前三季度,41家上市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1%。同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
据业内专家分析,三季报显示,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通过业务转型实现了持续积累。一方面,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随着2021年底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银行正在加快转型步伐,尽快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行业新的发展变化。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总体来看,三季度,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用“三稳”概括了三季度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即实体经济资金供给稳步增加,信贷结构稳步改善,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三季度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从信贷结构看,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中长期贷款居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同时,银行业坚决执行“不投机”政策,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8.6%,比全部贷款增速低近3个百分点。
据了解,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型国有银行今年起了“带头作用”。建设银行制定《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围绕“增量扩张、提质增效、结构优化”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创新一个重点”等领域积极布局;工商银行制造业产业链融资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增长;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增速也同比快速增长。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检察长、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超迪表示,为继续发挥帮助小微企业纾困作用,银行业延续了2021年底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此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还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文化和旅游行业专项救助政策。记者了解到,这些政策涉及列入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目录的文化企业、符合国家和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标准的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支持。
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9万亿元,其中单户信贷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速25.2%。
根据王刚的分析,房地产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部门,而202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行业的公共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6.3%,风险敞口不大。从资产质量来看,虽然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不良率普遍上升,但在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上升幅度最大;股份制银行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较2020年末增长至3.03%,但房地产行业其他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大多低于企业贷款整体不良率。此外,今年以来,根据监管要求,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超标的银行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房地产行业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也提到,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大局不会改变。在下一步政策思路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对住房租赁的金融支持。央行将协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数据来看,截至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增加1013亿元。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虽然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幅受基数等因素影响有限,但结束了连续5个月小幅增长的历史,表明居民购房意愿小幅提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与近几个月相比,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升至51.1%,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表明近期房贷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企业内部专家认为,不论短期政策如何调整,“房住不炒”都是底线,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贷款端都或多或少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王刚建议,在零售端需拓展非房消费信贷,在对公端要增加国家政策鼓励领域的信贷投放。
业绩分化催生转型
三季报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不断提质增效,信贷结构持续改善,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继续回升,但少数城商行和农商行出现了净利润增速环比回落、业绩分化的现象。
根据东兴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64%、12.70%,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有所提升;而城商行、农商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0.37%、8.39%,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有所下降。东兴证券研究所金融地产组组长林瑾璐认为,三季报数据显示,目前区域性银行的业绩分化在持续加大,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区域的优质中小银行经营环境更加稳定,盈利能力呈提升态势;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区域的中小行或面临更大规模扩张放缓、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压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业绩下滑的压力之下,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对于业务转型表现得更为迫切。由于城商行和农商行大多是区域性银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往往会造成城商行业绩分化,另外,内部管理和信贷结构等因素的差异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业绩分化。
当前,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小银行不约而同的选择。如面临“增收不增利”困扰的青岛农商行,在三季报中,青岛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在10家上市农商行中增速排第一,但其净利润增速却排倒数第二。据了解,该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确立了“对外智能化服务”和“对内数字化管理”两条数字化转型主线。
另外,在10家上市的农商行中,渝农商行三季度净利润最高,达到了30.18亿元,最低的是江阴银行,为2.79亿元。江阴银行三季报也提到,该行正通过金融科技稳步推进零售转型,如通过将金融科技与零售业务结合,推出“智慧信贷”“智能授权”“柜面购物车”等智慧化项目,不断优化手机端功能,搭建多元化增值服务等。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