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远离“代理退保”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2021-11-16 16: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就“代理退保”等乱象发布相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违法行为。

去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名义拉客,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完全退保”“修复信用信息”“解决债务”“完全免息”,鼓励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事宜。此类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投诉和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警惕以下风险。

一是虚假承诺、伪造证据等非法手段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犯罪分子为获取利润,冒充监管人员、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以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修复信用信息等事项。并通过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进行恶意投诉。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投诉和维权的合法渠道和资源,也阻碍了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有效沟通,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是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隐藏集资诈骗风险。以“维权”为名,“代理维权”牟利,如鼓励保险消费者退保正常保险合同,“代理维权”收取高额费用等。退保后,会诱导消费者“退旧换新”,购买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会截留、侵占消费者的退保资金,从而隐藏了集资诈骗的风险。此外,如果消费者被欺骗而放弃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会失去风险保障,还会面临日后因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消费者必须警惕这种非法活动。

三是危害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非法维权组织在获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可能被恶意使用、非法泄露或交易等。个人信息泄露后会有层出不穷的麻烦,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危及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更要注意防范诈骗分子以“解债”“修信用信息”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窃或转账。

非法的“代理维权”和“代理退保”风险大、危害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金融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一是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防止侵害非法代理权。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的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可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解决,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要轻信“代理维权”“代理自首”的虚假承诺,拒绝参与并购。

三是防止非法代理维权为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消费者应注意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文件转移给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交易,为自己的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发现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保障自身权益。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