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一年四季红”。作为每年保险公司的重头戏,按照往年惯例,11月份,保险公司明年将进入“开门”阶段。但与2020年某大小寿险公司早早高调推出的2021年“开门”相比,2022年的“开门”来得更晚,也更低调。
监管日益严格,行业业绩承压,代理商数量不断减少.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开门红”的声音越来越大。在争议中,保险公司开始寻求产品创新,推动保险供给的提升,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多元化保障需求。
监管与业绩双重压力
所谓“开门红”,一般是指保险公司集中推出一批以“储蓄”、“理财”、“高收益”、“限购”为卖点的长期保险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大额保单,从而收取大额保费,争取好彩头。一般来说,“开门红”的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40%以上。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开门红”可以说是姗姗来迟。去年9月底,中国人寿率先推出“开门红”,中国太保、平安等头部保险公司紧随其后,时间较此前惯例提前约一个月。
但纵观今年,中国人寿2022年仅在10月中旬推出3款“开门红”产品,随后是泰康人寿10月底的“开门红”全国启动会,中国平安人寿11月1日推出新年金险产品。此外,其他保险公司都比较低调。据悉,友邦人寿有望在11月开启“开门红”;新华人寿暂定时间为12月;中国太平仍在全力冲刺今年的目标和任务。目前“开门”的时间和计划尚未确定。中国太平洋保险今年的计划仍在讨论中。
一方面,由于其对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重要贡献,“开门”容易成为误导性销售行为的高发区域。炒作停售、夸大利润、诋毁同行等行为屡见不鲜,监管利剑高悬。
去年10月,在头部保险公司打响“开门红”战役之际,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号文(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寿险公司坚持“保险是保险的姓”的发展理念,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额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合理规划年度发展任务,平衡业务发展节奏,有效防控业务风险,促进生活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报了上述《通知》的实施情况,点名21家寿险公司在激进操作下走样。主要问题包括:激进发展模式依然存在,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市场乱象依然频繁。
另一方面,债务端持续承压,全年目标冲刺任务繁重,也是保险公司选择推迟“开门”的重要原因。香港精算视觉保险学会会长、北美准精算师Alex向记者《国际金融报》指出,2021年以来,保险代理人流失严重,保险公司未能从这个行业的“衰退”中恢复过来,很难全力以赴开始“开门”。“开门红”不仅要求公司在政策上出台各种扶持措施和更多的激励方案,更要求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实现同一个目标。但是,在如今的行业发展环境下,保险公司今年确实很难有信心做好。"
根据最近五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成绩单
此外,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代理人队伍也在不断萎缩。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中国人寿、PICC人寿、太保人寿、新中国人寿的个人保险代理人数量分别为87.8万人、115万人、24.9万人、64.1万人、44.1万人,分别减少14.6万人、22.8万人、16.5万人、10.8万人、441人据业内人士透露,保险代理人从零到900万的规模用了几十年,但从2019年900万的峰值到今天的400多万,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聚焦养老需求
在监管日益严格、代理商规模急剧下降的大趋势下,业内淡化“开门”的声音此起彼伏。
亚历克斯认为,“开门”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充满误导性销售的形式,可能会给行业带来负面声音。随着越来越多头脑冷静、理性的年轻人加入保险行业,“开门”注定要逐渐退出市场。保险公司只能积极优化自己的人员队伍,等待一些不合格的保险代理人“清退”后,才会断桥流水,真正开始自己的转型之路。
但华金证券首席非银行分析师崔晓燕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保费增长压力较大,“开门”时间较去年有所延迟,中国人寿率先出击或推动同业。在溢价增长的压力下,“开门”的激励效应可能更为重要。预计今年上市保险公司将继续大力布局“开门”。
在争议中,弱势的“开门”在内部惯性和外部需求的双重因素下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面对这个重要的营销节点,保险公司开始寻求产品创新、布局和正常运营。特别是在第三支柱养老的号召下,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供给的完善,满足客户在健康养老方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障需求,这将在2022年的“开门”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了符合养老社区资格的年金保险产品;也有保险公司为高端客户推出高端医疗服务计划,并与新的健康保险产品对接。部分外资险企选择将“财富+养老”方向的产品作为主打,将“开门红”融入到养老综合解决方案战略,以期满足个性化、品质化的养老需求。
国泰君安从调研中获悉,在客户认知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当前保险公司的转型目标改为基于客户的需求匹配产品,保险产品基于客户需求建立更为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组合。面对人口老龄化、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以及医疗卫生费用支付效率过低的现状,主流保险公司当前均推出“健康保障+养老储蓄+终身寿险”等多产品组合,满足差异化客户的全方位保险需求。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