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2日,基金自购规模已达43.09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也是1998年基金行业公募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的自购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超过60%,杨建华、元航、陆彬(2020年的股票型冠军)等基金经理加入了自购团队。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购释放了投资信心,短期市场调整往往为优质资产提供更好的长期买入机会。
权益类基金最受青睐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今年以来共有83家基金公司开始自购,自购规模达43.09亿元(仅公司层面,不含基金经理个人自购,下同)。这不仅比去年同期的自购规模(29.42亿元)增长了46.46%,而且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创造了基金公募自购的新纪录。
基金行业公募自1998年诞生以来,2008年和2015年年自购规模分别突破10亿元和20亿元,2020年更是创下41.52亿元的新纪录。现在,这个记录又被刷新了。
具体来看,今年开始自购的83家公司中,国泰基金以3.8亿元的自购金额排名第一,自购基金数量为22只;建行虽然从自身购买了5只基金,但自购规模已达3.1亿元。田弘基金自购基金43只,金额2.9亿元,排名第三。此外,包括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在内的9家公司的申购金额均超过1亿元。
从产品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仍然是自购的主力军。Wind数据显示,在43.09亿元的自购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以13.46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混合型基金自购规模为13.36亿元,合计26.82亿元,占比62.24%。但过去,今年大型债券基金自购规模为10.65亿元,占比24.72%。
近年来基金自购情况一览表
数据截至2021年11月2日。
基金经理也自掏腰包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基金自购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基金公司、员工和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必然增强持有人的信心;第二,通过自购,基金公司也可以分享基金投资收益,既可以增加基金规模,又可以分享投资回报。
市场分析师陈豪(化名)指出,基金自购往往发生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这不仅向外界表达了投资信心,也在基金发行中起到了较好的营销作用。与2020年类似,2021年的基金自购潮也是在春节后市场调整后开始的,所以自购基金多为权益类产品。
陈豪还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基金发行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许多公司已经动员基金经理支付自己的购买费用,以促进基金发行。如果把这些都考虑进去,今年的自购规模会更大。
例如,9月,长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建华以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自己的新基金长城兴华,并优先选择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一年;同时,长城基金总经理邱春阳也出资100万元购买了该基金。
8月,信达澳洲基金表示,基于对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以自有资金500万元认购信达澳洲优质回报混合基金。
今年早些时候,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元航、汇丰金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卢斌等人购买了自己的产品。2020年,由陆彬管理的汇丰金锈低碳先锋基金以134.41%的回报率获得股票型基金称号,为市场所熟知。
布局长线买入机会
元航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会有一个财富分配的顺序。“近两年a股涨幅明显,部分个股估值水平明显提升。但与2015年市场巅峰阶段的整体高估值不同,目前部分标的仍处于低估区域。虽然市场短期确实有一定波动,但中长期仍看好权益市场,短期调整往往会为优质资产提供更好的长期买入机会。”元航说。
前海联合基金指出,中长期来看,随着工业企业利润的提升和智能制造战略的推进,科研开发创新投入有望持续增加,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和5G应用有望进一步打开空间,进入左布局期。此外,“双十一”临近,消费预期有所回升,随着专项债加速发行,新基建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长期消费服务的国内品牌行业,如汽车、医美化妆品、白酒家电、服装珠宝等,也有望跨越估值压力周期。
卢斌表示,从目前来看,低碳产业具备成为新一轮结构性市场主线的条件。低碳产业涵盖面广,从中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公司进行投资。此外,从未来3-5年来看,整个行业的复合增速有望超过30%,行业发展空间大,有一定的增速,因此对应2022年的估值是合理的。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