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是谁让存款人的28亿存款“长腿”了?

2021-10-29 16:5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存款人28亿元存款被银行挪用”成为舆论热点。报告显示,江苏两家企业存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28亿元资金,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银行用作第三方贷款的抵押物,因第三方无法偿还贷款,被银行扣划5亿元作为抵押物。

对于这起案件,相关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涉案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失灵,内控机制失灵,监管机制不到位。事实上,只要有一个环节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产生监督效果,这样的重大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最起码会发出警报一样的预警信号。

从这起挪用事件来看,虽然报警联系的现象很严重,甚至眉毛都着火了,但“警报”并没有响起,客户直到无法提取存款才知道自己的钱是别人质押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必须贯穿金融活动全过程的重要抓手。如果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忽视风险管控,甚至不重视风控,金融活动的风险会越来越大,甚至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而不是只关注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对违规操作“视而不见”。

从决策层到管理层,近年来反复强调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政策设计、制度安排、机制建设和措施实施都是以积极、稳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目的是消除金融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化解可能的风险,减少金融活动带来的冲击。从管理的具体操作来看,规范操作和加强监管也是基本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把规范发展放在首位,把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内控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监管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的发生。即使发生风险,也要科学、积极、稳妥地化解。

对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能够覆盖各个环节的详细制度和规则,防止分支机构和工作人员钻漏洞。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查监督机制,特别是银行内部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遇到问题要实现对人负责。

从监管角度看,重点应放在加强业务抽查和问责上。特别是涉及风险问题的业务必须进行抽查,检查范围应覆盖所有分支机构。同时,要严格追查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厘清真相,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

28亿元储户存款被挪用事件进一步表明,要进一步对金融机构内控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监管机制建设作出文章,用“绣花针”修补风险管控过程中的各种漏洞,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