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是筹集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在直接融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月20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证监会易会满主席表示,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形成各方负责、市场约束有效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生态。
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多措并举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债,通过强化“入口端”监管,防止“高杠杆”企业过度发债,强化监管合力,强化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债券违约风险全链条监管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今年前9个月民营企业
交易所债券融资2320亿元
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过去5年,交易所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约34万亿元,其中非金融类公司债券13.3万亿元,占公司债券总量的72%;融资净额8.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5%。
易会满表示,将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可得性和便利性。稳步扩大“双创”债券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民营公司共发行公司债券2320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民营公司交易所债券余额为8428亿元,约占全国债券市场民营企业债券的70%。交易所债券市场已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期,中小企业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共发行公司债券2465亿元。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主要从三个方面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债融资。首先,它促进创新的公司债券。2017年7月,证监会启动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双创债券”)试点,2020年9月,证监会扩大双创债券发行人范围,募集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行人。据统计,试点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创新创业债券539亿元;二是推动信用保护工具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交易所市场已打造单一信用保护工具102个,信用增级支持75只公司债券募集767亿元;三是依托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今年前9个月,民营企业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5581亿元,占同期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46%。
谈及交易所债券市场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财大证券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胡恒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交易所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融资工具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如推出信用保护试点合同、推出纾困专项债、双创债、扶贫债、绿色债等专项品种,发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其次,建立支持民营企业持续融资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持续融资的制度安排;最后,构建专项审计机制,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效率,帮助生产经营正常、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
此外,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即将开业。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后,中小企业可通过增发和定向发行可转债获得融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了更加专业的中小企业专属平台,在严格遵循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包容性,更好地满足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胡恒松说。
加强发行监管
防止“高杠杆”企业过度融资
对于近日部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易会满表示,要从源头上坚决遏制过度发债和融资。一方面,建立健全跨市场信息共享制度,重点控制发行人综合负债水平,完善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另一方面,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债券承销评级执业标准,督促端正发展理念,提高执业质量。
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制定发布《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公司债券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号文件,从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加强特定情形下发行人监管、加强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监管等四个方面对防范过度融资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将加强对发行人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的研究,加强对债篮的整体管控。
“监管重点关注发行人的组织运作、公司治理、经营情况、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量,以及特定情况下发行人的专项信息披露和相关核查情况。对于过度融资导致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现金流等情况,要求重点披露,防止企业过度发债。”胡恒松说。
对于如何进一步防止“高杠杆”企业过度融资,王慧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新证券法对债券市场产品监管的适用性,从制度上保障交易所债券市场稳定发展。二是进一步规范交易所。
债券市场的资信评级业务,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击违法违规发行行为。三是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的相关责任,支持优质企业融资发展。
胡恒松认为,首先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避免政策大幅波动。其次,对于过度融资主体,要求发行人对存续期内债务,尤其是有息债务增量进行控制,发行人作出相关承诺,或者对于过度融资主体降低批复额度,要求分期发行,降低集中到期偿付压力。再次,除主承销商外的中介机构应当明确责任,规范执业,从申报发行端控制质量。针对国内的评级市场,打造一个更加多元的评级体系,有效反映真实风险情况,避免评级虚高。最后,监管和市场参与机构应当共同努力,体系才会更加健全有效。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发行监管,构建全方位风险监测识别体系,把好入口关,抑制过度融资,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发挥合力、强化全链条监管
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
债券违约风险方面,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总体平稳,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对于处置债券市场违约风险,易会满指出,要区分增量与存量,区分一般公司债与城投债,区分短期流动性困难与持续经营能力丧失,分类采取措施、精准拆弹,突出重点、抓早抓实,切实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提升违约债券转让效率、优化上市公司债转股实施渠道、完善债券违约司法救济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债券违约风险防控工作。密切监测排查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发行人和相关方综合运用出售资产、债务重组、引入战投等方式稳妥处置风险个案。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协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合力。不断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建立违约债券转让制度,推出债券购回、债券置换等债务管理工具,推动最高法出台《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
另外,在监管执法方面,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已对五洋建设、华晨集团、胜通集团等8起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推动对6起私募债券欺诈发行案刑事判决。
此外,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加强监管协同,对债券市场违法行为统一执法。2019年以来,证监会累计采取相关行政监管措施152家次,查处债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19件,其中涉及交易所债券市场14件,银行间债券市场6件。
谈及如何进一步减少债券违约风险,胡恒松认为,未来监管可以在债券发行的不同时期,强化债券违约风险监管和处置。首先,在入口端审核时关注债券信用风险,限制资质差的发行人发行债券;其次,在存续期加强存续期管理,完善存续期的管理制度;最后,企业出现信用风险时,积极采取协商、诉讼、破产程序等多种方式化解信用风险,防范出现区域信用风险;另外,提升债券违约处置信息披露水平,严厉打击债券违约行为。
汪惠青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强化债券违约风险化解:一是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的排查摸底,防止“逃废债”行为,及时出清虚高评级的企业,使市场能回归更合理的投资与评估体系。二是强化中央、地方、各部委的联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优势,做到风险的早发现、早识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优势,在市场准入、绩效考评等方面给予差异化要求,做到有奖有罚,督促企业不能恶意“逃废债”。三是提高“逃废债”违法成本,防止其侵权行为扩大化。部分主体恶意“逃废债”与其违法成本较低等有关。为此,要借鉴国际经验,提高其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成本,并通过在债券发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达到保护债券持有人权利的目的。
“所谓限制性契约条款,指发行人一旦出现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时,通过对其再举债、支付股利等后续行为进行限制,防止其侵权行为扩大化。”汪惠青说。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