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首批4个创新应用“盒子”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闭环形成

2021-09-29 11:38: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深圳中心支行9月28日发布公告称,辖区内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已通过测试。经过综合评估,工行的“基于物联网的产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中国银行的“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中信百信银行的“AIBank Inside Products”、百兴征信与信用普惠服务”完成测试,成为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首批“开箱即用”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首批创新应用测试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完成了机制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

已累计公示119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制度设计被市场称为中国版“监管沙盒”,是中国人民银行设计的创新性试错容差机制,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稳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2019年12月,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开展试点。2020年10月,《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正式发布;今年4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全国共公示创新申请119件。

今天,四个创新的应用程序已经过首次测试。据了解,测试创新应用的主要依据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等规则,创新应用测试机构将申请测试结束,待综合评估完成后再向外界推广应用。

记者从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了解到,测试评估主要包括创新价值、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业务连续性保障、法律合规性、交易安全、数据安全、风险防控等。并综合评价是否严格履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申报的相关承诺,是否惠民利企,是否符合监管要求,业务是否可持续。

“出盒”应用经严格测试

有利于相关金融领域发展

测试的4个创新应用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应用在北京上线测试,百兴征信应用在深圳上线测试。其中,在北京测试的三款创新应用已经上线6个多月。

“这些创新应用严格履行了《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的承诺,可以按照符合监管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法律合规性和技术安全性明显提升。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夯实金融安全基础,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成效显著。”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表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上述创新应用已经过测试,这意味着这些应用在工具中运行期间,在效率和安全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应的要求。“未来,这些产品可以以常态化、更广泛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他说。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形成完整闭环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表示,2010年北京市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建成。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院长本林升表示,创新应用顺利完成测试,真正实现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从“进”到“出”的闭环管理,对于发挥创新应用在提质增效、惠民利企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获悉,下一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将充分发挥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稳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