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猪肉市场有供过于求的迹象,但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为充分发挥政策调控的保障作用,有效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是政策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的体现,有利于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实现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方案》认真落实建立生猪产业逆周期调节机制的要求。8月6日,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严格落实省级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定期组织生猪产能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加强评估结果应用。这保证了未来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广大养殖主体生产经营的稳定,也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规划的核心是合理调控产能。计划中,“十四五”期间,以全国正常年份猪肉产量5500万吨的生产数据为参考,将可育母猪数量控制目标定为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不少于3700万头。该方案的核心是在出现异常波动时,通过预警和及时的政策控制,防止生产母猪过度波动。未来母猪绝对数量的波动幅度可能会因消费需求和产业现代化的速度而变化。同时种猪行业直接影响二元母猪的需求,所以方案还涉及到核心种猪场的数量,从根本上保证了母猪的合理数量。
方案根据实际生产和以往猪周期,设定各省母猪波动幅度。各省母猪存栏数的确定以2021年生猪存栏目标的10%为依据。如果母猪存栏是各省生猪目标的10%,就能达到正常的生产水平。如果同比涨幅在5%以内,生猪价格会出现小周期的涨跌。如果超过5%,生产就会太冷或太热。在此期间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措施,将减缓过度增减的现象。如果超过10%,往往会在10个月后造成较大的生产波动。
聚焦重点领域和核心主体实现“三讲两保”,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确保基础产能合理波动。我国生猪生产持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同时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越大,养殖场的生产稳定性越高。抓住核心领域和主体,可以提高调控效果。合理的政府调控,合理利用市场机制,权威客观的预警信息引导农户适应市场形势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产能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防疫水平,可以有效减少农户的非理性和恐慌决策,带动中小农户实现转型升级。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