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加快新赛道布局 中央企业“双碳”路线图浮出水面

2021-08-30 15:13: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8月23日至8月29日,以“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31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作为“国家队”,中央企业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SASAC目前正在制定推动中央企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多家中央企业的“双碳”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率先浮出水面,加快升级推进减排降碳,加快布局氢能等新赛道。

 先行先动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碳减排为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

“目前,国资委正在制定指导意见,推动中央企业实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资源高效节约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作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国资委委员、副主任任红彬8月23日在“中央企业节能降碳行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透露。

其实很多央企已经做好了规划。记者注意到,能源企业首先意识到低碳势在必行,纷纷推出“双碳”路线图和时间表。

“十三五”期间,公司实现节能13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全产业链节能降碳。”在2021年全国低碳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进做出了这样的承诺。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海油完成“双碳”实施方案编制,完善“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同时,公司新能源部、碳中和研究院相继成立,积极推进国内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发行国内首个CCER(国家认证碳减排)碳中和服务信托。

但像三峡集团这样安装了96%以上清洁能源的发电企业,提出要率先在2023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40年实现碳中和。

据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初步测算,2023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华电集团和大唐集团有望在2025年实现碳排放峰值。中石化宣布,将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

作为碳排放大户的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减碳挑战。相关部门和协会正在努力为这些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准备。

全球最大钢铁企业中国宝武提出,2023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35年实现碳减排30%,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容表示,中国宝武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工作方案应根据国家钢铁生产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技术路线。降低排放到大气中的碳浓度

对于节能环保领域的央企来说,“双碳”目标更多的是机遇。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新表示,“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强有力政策行动,为中国节能在节能降碳、产业和区域峰值、气候适应性城市、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等关键领域拓展提供了市场机遇。未来五年,中国节能将锚定“双碳”目标,开展“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

 加速升级

“重点行业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是落实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和有效措施。”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重点行业企业要加大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切实提高减排降碳成效。

自主研发利用工业副产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石膏板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独创研发世界领先的“近零排放”技术,生产过程大幅节能减排,年消耗工业副产石膏3300万吨,相当于减排1240万吨二氧化硫和600万吨二氧化碳;自主研发,完全掌握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发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共处置及余热发电核心技术和设备,能耗指标、环保指标和智能化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建材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已将“绿色”和“智慧”基因充分融入建材制造业。

中海油聚焦“双碳”目标,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个方面对现有能源进行全流程低碳管控,持续降低公司碳排放强度。截至2021年5月,中海油已完成涉及油气开发、石化、发电等领域的60多个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估,从项目设计源头推动节能降碳措施落实,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今年,我们还大力推进海上电力工程出海。“秦皇岛32-6”、“曹妃甸11-1”等渤海海上电力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万吨以上。

除了传统制造业领域,新经济领域也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战场。中国联通以提高能效(PUE)为重点,以此为导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案。

河北怀来数据中心采用蒸发冷却风冷空调系统等节能技术,PUE可低至1.3以下;宁夏中卫数据中心是国产的运营商首例采用新风自由冷却系统的大型数据中心,PUE可低至1.28以下,广东深汕数据中心经过持续的精细化运维调节与优化,全年PUE低至1.25以下……据了解,PUE值越接近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绿色低碳还体现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众多央企就此提出许多减碳举措。例如,东航集团着手建设涵盖飞机和车辆等移动源能耗监测、建筑固定源能耗监测、空气质量和排污等环境监测的综合监测平台;推动“碳中和航班项目”,通过碳汇和碳抵消等途径,抵消原油生产、运输、储存、加工、成品油燃烧等各环节的碳排放……

  发力新赛道

8月2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205座。

这家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正在加快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加快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十四五”期间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

中国石化的跨界发展并不是个例。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众多央企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布局风电、核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新赛道。

上半年,福清5号、田湾6号,以及出口巴基斯坦的华龙一号K2机组投入商运;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玲珑一号”在海南昌江开工建设,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模块化小型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堆示范工程完成装料前检查;漳州1/2号、示范快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巴基斯坦C5及后续项目落地稳步推进,阿根廷核电项目纳入中阿两国优先合作清单……中核集团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大力推动核电和新能源发展。

中国华能也全力打造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推动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系统共完成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956万千瓦、开工273万千瓦、投产138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16%、7.6%、9.9%,新能源产业以17%的装机占比贡献了电力产业55%的利润,成为最主要利润贡献源。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氢能、储能等产业发展窗口期的形成,央企布局这些领域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

日前,中国石油首座冬奥加氢站正式投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车辆燃料加注提供保障。未来,中国石油还将在全国范围投运50座加氢站。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也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央企加快‘双碳’工作计划与布局将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孙传旺表示,一方面,大型央企市场资源丰富,相关技术及管理经验也更加成熟,加速产业转型与布局有利于较快降低整体产业转型与发展成本,从而加快落后产能退出与低碳发展步伐;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央企示范与带头作用,凸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带动其他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与低碳投资热情,形成对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的正向激励。

对于央企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他建议首先要重视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研发,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尽快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同时,鼓励央企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完善企业自身的碳资产及碳排放管理体系,及时开展碳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及相关信息披露;其次,把减排降碳作为长期任务,以增强绿色产品及服务创新为碳减排提供长期动力,避免“运动式”减碳;此外,积极开辟低碳应用场景,引领消费市场绿色升级,提升低碳产品及服务的市场接纳度。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