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山寨食品”扮演知名品牌擦边球促销 你要擦亮眼睛

2021-08-24 17:24:00 来源:北京晚报

最近,北京涌现了许多食品店,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市民李女士发现,在大兴的一家特卖店,虽然东西卖得比其他地方便宜,但仔细观察发现,很多商品实际上是“山寨食品”,其名称和包装都被名牌边缘化了。

李女士在这家专卖店买了一袋榴莲味的膨化食品。“我以为这是‘亲爱的’的新口味。回家后发现,外包装虽然和‘乖乖’包装的颜色、logo、图案甚至卡通人物相似,但名字里多了一个字,‘乖乖’脆果变成了‘乖乖弯脆果’。”李女士去超市买了一袋“乖乖”脆果对比。她发现这两袋食品的制造商属于同一家公司。不同的是“瓜瓜”脆果的包装上写着“注册商标,仿冒必究”,商标归瓜瓜有限公司所有,而“瓜瓜弯脆果”没有。

记者在这家店看到,类似知名品牌的产品不止一两种。一个9.9元卖的“Mamike曲奇”,它的外包装几乎和“皇冠丹麦曲奇”一样;一个名为“袁琪饼干”的包装上最显眼的标识与“袁琪森林”泡泡水上的标识非常相似。

在食品市场上,模仿知名品牌、包装“抓边”的情况并不少见。“孔夫子”变成了“康帅府”;“雪碧”变成了“热碧”。很难通过“缺乏横向和纵向”来区分知名品牌的商品。

在某网购平台上,“冰糖雪梨”饮料变成了“冰糖炖雪梨”。除了在产品名称上加了一个字,瓶包装的颜色和元素设计与知名品牌非常相似;除了右上角不同的商标,还有包装设计和颜色几乎没有区别的老滩酸菜牛肉面和红烧牛肉面.有的名字和知名品牌只有一两个字的区别,有的只是改变一个字的偏旁。光看包装就很容易把这些“假食品”误认为是那些名牌。

北京长虹律师事务所律师彭表示,该店的行为至少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两种情况。关于是否卖假货的问题,彭认为,要看具体情况。即使店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也不一定构成销售假货。如果店铺能证明商品来源合法,有正规发票,不构成销售假货。

彭律师提醒,销售“假冒食品”的商家,如果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