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8月16日,已有42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中期报告,其中,34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80.85%。半年报反映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在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后,记者注意到,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上市公司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调整市场策略、终端提价、套期保值、依托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四个方面。此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通过投放国家储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
钢铁、有色等四行业
业绩增幅较高
从细分行业(申万一级)来看,仅1家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后,钢铁(5家)、有色金属(19家)、轻工制造(14家)和化工(80家)净利润涨幅相对较高,分别同比增长391.65%、336.92%、197.82%和181.40计算机行业(7家)和汽车行业(20家)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56.39%和690.90%
“80%以上的制造企业业绩同比增长,这与去年疫情影响以及公司净利润基数较低有关。”国海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负责人雷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来看,上游原材料加工行业整体表现较好,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等矿产品加工行业,而中下游一般制造企业的业绩则受到明显影响。
“上半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去年基数效用的影响,上游行业业绩大幅提振。”广东发展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师陈梦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半年报毛利率来看,截至8月15日,中上游建筑装饰、有色、钢铁、化工、矿业整体毛利率大幅提升,均保持40%以上的增幅,而景气板块中军工、医药生物、计算机、食品饮料、汽车家电等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但中下游交通、轻工、纺织服装、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毛利率均下降20%以上,或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
“将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划分为上游矿业、中游原材料、下游加工制造、下游消费品制造四大类后可以看到,上半年由于商品价格上涨,上游矿业、中游原材料行业利润得到充分释放,所有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末增长约10个百分点;与去年底相比,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利润受到一定挤压。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在下游行业,它们可能比大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云良表示。
应对原材料涨价
上市公司多举措降本增效
企业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陈梦洁说,通过更科学的生产和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加强仓库管理和原材料使用效率,并可以推进预防和提高效率。此外,可以使用一些对冲工具来平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扰动。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一些中下游制造企业的成本,但一些企业采取了积极措施来遏制这种不良影响,艺声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增长71.3%。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公司表示,面对2020年底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提前部署,及时调整市场策略。2021年上半年,CCL市场快速增长。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新增产能。报告期内,CCL各类产品销量和价格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上半年,Sylt实现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88.42%。“得益于一体化产业链的优势,当市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时,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实现效益。”公司表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复合肥成本影响较大。为最大限度降低原料价格波动对复合肥产品成本的不利影响,公司通过向上延伸产业链、投产马尾山硫铁矿、收购磷酸盐生产企业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罗平锌电表示,公司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锌精矿采取预约、锁定订单、套期保值、长期定价等措施,全面引入采购招标机制,确保采购物资价格基本稳定,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大宗商品价格
高位运行还将持续
8月16日,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表示,国内商品价格变动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国际商品价格高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一是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二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大宗商品供应紧张。同时,国际航运运力紧张,国际航运价格上涨,也推动相关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三是由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力度相对较强,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
事实上,为减少大宗商品涨价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运亮表示,这些举措着眼于从源头缓解大宗商品涨价,同时为企业降低成本对冲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下一步,政府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如发挥重要商品储备作用提升保障能力,继续疏导畅通利率传导渠道,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等。“未来,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市场预期,是降低大宗商品涨价影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樊磊认为,需要让市场不要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抱有非常强的预期,降低企业囤积存货行为,否则将导致大宗商品进一步上涨。另外,可以进一步增加市场供给。
“大宗商品涨价归根结底是供需失衡。未来,政府可以针对此次涨价中的供给端问题,多元化供给来源,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企业应对供给冲击的应对能力。”陈梦洁表示。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