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9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继续恢复增长,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但仍“不稳定、不平衡”。因此,要协调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增强前瞻性和有效性,确保“十四五”是促进经济稳定的良好开端和良好举措,影响深远。
报告中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判断与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一致的,但在这种基调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不稳定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出口增速可能因基数偏高而放缓,部分地区投资增长乏力,餐饮、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尚未完全修复。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困难很大。仍需关注不良资产和影子银行的反弹压力,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加速、绿色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不容忽视。
央行对通胀形势的判断与前一种一致,即通胀压力可控,没有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至于PPI的上涨,央行认为大概率是阶段性的。一方面是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高读数;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报告中,央行特意分析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在对比了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危机后欧美货币政策的差异后,央行认为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改变,货币过度必然导致通胀。稳定通货膨胀的关键是控制货币。
央行在研究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的基础上,为下一步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稳定为第一要务,坚持货币政策常态化,做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跨周期”和“自治”的表述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强调“跨周期”是指政策将着眼于评估中长期全局,提高前瞻性和预防性,避免经济运行相对于潜在产出出现较大波动,确保经济中长期运行在合理区间。强调“自主”意味着政策以我为主,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而不是跟随其他经济体进行政策调整。
在总量政策方面,央行的表态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下半年央行工作会议精神一致。两者都强调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但是细节上有两个不同。一是新增“央行调控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这也是“十四五”期间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
二是“加强对主要经济体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货币政策调整等不确定因素的监测分析,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央行下半年将密切关注其他国家财政政策加码和货币政策调整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
结构性政策方面,央行重点部署两项新政策:一是在信贷增速较慢的省份实施再融资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