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价格可能真的不太实惠。有的商家采用“先涨后跌”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的“买赠”。实际价格和平时一样,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的。面对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呼吁消费者不要迷信“双十一”所谓的“价格优势”,不要盲目跟风,单纯相信低价宣传就下单。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成为最大的消费事件。10月20日晚8点,天猫和JD.COM同时开始预售,“双十一”正式拉开帷幕。品多多、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加入推广。11月1日0点,天猫“双十一”正式发售,首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11月1日。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促销活动,叠加的折扣、折扣、定金、尾款等刺激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也带来了一些消费纠纷。
“一个操作猛如虎,红包一毛五。”“先提价再降价。打折商品比打折前更贵。”有消费者反映,10月15日,他们在某品牌旗舰店用一只猫入手了一款润唇膏,当时的价格是16.9元。10月22日,每台涨价31.9元;10月31日润唇膏降价,促销信息竟然变成了“原价59.9元,现价18.8元”。
10月29日,记者从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标有“解冰”的羽绒连帽背心,每件售价216元。11月3日,记者在收货时发现“双十一”促销价格变成了每件228元。
“你要参加各种活动才能买到全年最低价,比如购物津贴,仅限前5000,第一天存款,1000不到500,2件打三折,3件打六折等等。才能买到最低价。”采访中有消费者反映,除了价格,产能萎缩也是“双十一”档期之一。“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十一’今年购买的洗衣珠容量少了1/4左右。”
降价前提价,虚构“原价”,乱标价.记者发现,在电商促销过程中,价格是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但预售、定金、全额降红包等各种促销方式让消费者“不清楚”。
面对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销”,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指出,“双十一”是一个耗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都笼罩在“聚汇特价”、“全年最低价”、“限量购买”、“爆款尖峰”等宣传的“迷雾”中,给消费者“买就是赚”的心理预期。但事实上,消协多年来组织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的“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的实惠,一些商家设置了各种花里胡哨的“买赠”,实际到手的价格和平时一样,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的。
观众人数“吹嘘”,销售数据“注入”。目前带货直播火爆,但不少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如主播夸大功效、用极端言语诱导消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未按规定公示许可信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售后服务不安全等。记者了解到,2020年“双十一”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共收集了33万余条关于“直播带货”的负面信息。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收到与“直播”相关的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
在“买世界卖世界”的节奏中,“双十一”成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网络消费环境逐步优化,但网购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安全、顺利消费,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分真诚,少一分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提供合格的产品和优秀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