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成绩单出炉:青岛站上科创“C位”揽获多个全省第一

2021-04-23 00:05:11 来源:蔚蓝财经

宋佳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道出科技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12月11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十三五”青岛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情况。会上,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绪永以“五个着力”概括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青岛全社会研发费用从244.29亿元增长到294.62亿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40.73%增长到53.33%,2019年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964家增长到3829家,2019年占到全省1/3;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43项,其中2019年获省科学技术奖达100项,占全省超四成;2019年引进高端(A类)外籍人才1158人,占全省71%。连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总次数达到9次。据国家信息中心《2020中国创新创业城市生态指数研究报告》,青岛位居“双创领跑型城市”第10位。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汇聚而成的建设创业之城的磅礴力量。“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体现了青岛特色产业的前沿水平,昭示了青岛产学研合作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青岛科技创新的实力,也闪耀着科技服务民生的璀璨光芒。青岛正在用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培育更多优质“城市合伙人”。

乘法思维着力布局高端平台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青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在科技创新创业的谋篇布局上从未停歇。

在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方面,十三五”“期间,青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了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国内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建成;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下线并成功试跑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中科院、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打造国家级能源创新平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即将投入运行,这里集聚了中科院系统13家涉海研究机构,将打造成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在培育大科学装置群方面,“蓝海101”“东方红3”“深蓝”号等三艘重量级科考船入列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设施已由中科院提交国家发改委评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布局产业创新平台方面,五年来,青岛创建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合物新材料、5G高新视频3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以及工业互联网等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06家,其中新建202家全部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为企业发展增加了信用支撑。此外,青岛引进高端研发机构累计超过50家,与本地企业签订技术交易合同800余项,孵化科技型企业200余家。

厚植沃土着力强化产业培育

科技创新从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它既离不开培育的沃土,又将“反哺”于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青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数据显示,2019年,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金额、企业数,高企所得税减免的金额、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在启动高企上市培育计划方面,青岛建立上市高企培育库,成立高企上市服务联盟,让全社会看到科技致富,投入科技可以产出十倍百倍回报。今年已上市过会6家,还有26家高企启动上市工作。为助力企业克服疫情,青岛提前拨付高企认定和研发投入奖励7.62亿元,惠及企业2900余家。

在建设一流科技园区方面,青岛高新区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评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蓝谷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在布局科教产融合园区方面,青岛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促进科技惠及民生方面,五年来,青岛启动三轮疫情防控科技应急攻关,资助病毒核酸检测和非接触式技术等项目研发;实施实施科技惠民专项行动,布局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筛诊治”一体化体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相隔3000公里成功开展世界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泌尿外科人体手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200个扶贫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

在增强科技人才支撑方面,青岛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累计资助8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每个团队给予1000万~1亿元不等的综合资助,支持5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共256人。优化外籍人才服务,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海尔、青岛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价值倍增着力深化“双招双引”

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十三五”期间,通过创新这个招式、打法,青岛狠抓项目招引,汇聚创新要素做发展乘法,依托平台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集聚资源配置,让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

在生物医药领域,青岛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建设未来大健康技术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合作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支持百洋医药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在高端制造领域,“十三五”期间,青岛与中国工程院在智能新能源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合作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与中科院金属所对接争取中科院“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先导专项落地;与北京建工集团在智能建造、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修复、装配式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在新材料领域,青岛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共建青岛中科应化航空轮胎研究院,推动中科院“仿生合成橡胶”先导专项落户;支持中科院兰化所孵化项目产业化,高端润滑油脂材料打破国外产品垄断,装机量国内品牌第一。

在信息技术领域,青岛积极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国家级空间信息产业国际科技创新;推进“中国智谷”项目,吸引2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引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声智科技,建设“声与智能融合技术研发基地与产业应用示范中心”。

同频共振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科技与经济、城市的深度融合,终极目标在于优化全市创新创业生态,释放城市生命力、成长力和创新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城市合伙人”。

在科技与城市融合方面,10月,青岛举办了2020青岛创新节。此次活动以“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主题,引进王煜全前哨大会、吴声新物种发布等科创领域顶尖流量品牌,举办半岛科创论坛、工业互联网展、无人机秀等特色活动,吸引来自全国的500多家科技企业、40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参加,10大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带动新增投资500亿元,“科技点亮青岛”活动被央视国际频道向海外直播。

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上,青岛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组建围绕企业成长发展全周期的“智库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扶持链条;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计划,累计辅导企业融资8.03亿元。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

在打造标杆孵化器方面,青岛也是将平台思维贯穿其中:引进启迪之星注册公司41家、注册资金24.42亿元,与启迪合作设立的离岸孵化器在英国剑桥科技(603083,股吧)园挂牌;引进华夏基石建设“产业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总部基地”;引进创业黑马(300688,股吧)建设独角兽加速基地;引进春光里打造创投生态综合体;引进中国科技开发院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和产业培育平台;创新创业大赛设立深圳赛区,升级为全球赛事。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青岛推进成立半岛科创联盟,协同五市高校院所、企业、创投风投等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建立“局校会商”制度,深化产学研对接合作;推动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定向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获批山东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在发展国际合作平台载体上,建设青岛中日科学城、中德青年科学院,累计设立企业海外研发中心48家、海外联合实验室5家,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家,居计划单列市首位;海尔亚洲研发中心获批全省首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问题导向着力推进流程再造

要摆脱“跟着别人走”的窘境,就必须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是等来的,必须要依靠自力更生。从科技创新领域推进流程再造,就要将刀刃向“内”发现问题――坚持市场化思维、坚持全链条设计、坚持放到底的原则、坚持从科研工作实际出发,改革科技攻关机制。

在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面,针对科技资金“撒芝麻盐”问题,青岛改革项目形成机制:50万元以下160个项目全部砍掉,设立局区(市)会商专项,将资金集中到惠民和新兴产业领域;在项目评审中,邀请基金、咨询、企业界人士参加,提高市场眼光对科技项目的考量;实行“以赛代评”,以创新创业大赛结果取代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将成果转化、产业落地作为项目的主要评价标准。

在完善科研诚信体系方面,青岛弱化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指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将科研诚信要求融入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

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青岛大幅压缩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对办理免税的技术开发和转让合同登记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当天办结,将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理时限由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两项均达到全国同类城市最短水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4349名,其中高端(A类)外籍人才1004人、占全省60%,青岛市连续九次成功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名单。从社会各方面综合反响来看,这些制度对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助推了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站在未来看现在,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成为普遍共识。吴绪永表示,未来五年,青岛市将突出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这个核心目标,强化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三大支撑,助力打造创业城市、“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强劲大脑”,以顶层设计为“四梁八柱”,以科技型企业为“血肉”,以创新创业生态为“氧气”,下一个五年,青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起势奔跑。

特别关注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发布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博客,微博)讯(记者 宋佳)12月11日,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王宝维、年夫顺、刘韶庆、孙运波、辛永宁、张旭明、陈录城、崔洪芝、谭兰、魏志强等10人,都是来自全市科技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他们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创新,有的扎根基层和科普一线,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有的逆行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他们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科学技术普及以及抗击疫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了突出贡献。

青岛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0“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5月份启动,经过广泛动员、组织推荐、网络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出10名“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0名“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他们来自全市各行业,是青岛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长期投身科技事业,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

参加发布仪式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表示:“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大家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为青岛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栏目导读

国际金价逼近1900美元 黄金大妈又笑了!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

如何辨别多头陷阱

  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

定远县应急管理局: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

塔读文学向建党百年献礼 启动主题征文及优秀作品联展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

加拿大将在2026年将月球车送上月表,同时进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

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