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管买房叫“上车”。
不上车就永远赶不上,是几十年下来几代人的教训和经验。
香港最近有个真人秀很火,叫《有楼万事足》,讲述了房价巨大的压力下,香港人的生存情况。
#买房啃老#
@Joyce:早年我已经买了两套房,一个给儿子,一个给女儿,起码他们有梦想、有目标时,都更容易达到,不用为了付房贷,而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工作。
@聪哥:他还在读书,我预先给他买好,房贷现在也是我在供。
@坤哥:我作为一个没办法“啃老”的年轻人,我很羡慕那些爸爸说,拿去,一套房子送给自己那种,没办法,这就是人生。
#存钱买房#
@Macy:朋友大约储蓄三四成(工资),我比较厉害,每个月储蓄105%。吃家里的,住在家里,不用给家用,下班素有消费都由男朋友负责,每天不断炒股,月存105%靠自己。
房子现在大约升值50万元,那些看扁我的人,你一年也存不到50万吧。
@Chris:自己不吃,房子也要先吃。不管通胀,每天只限制自己花50元。
@Roy:想买套房子给妈妈,趁年轻多存点钱。之前做文员,月入只有一万多元。现在做轧铁工人,工资多一倍。勤奋一点三、四万元也不难。去年成功上车。(香港做工人居然比做文员赚钱!)
#加杠杆买房#
@Paul:买楼真的需要杠杆,买100元的东西,你能跟银行借70元,你用30元的本金,物业升3成,你就有双倍。这才是整件事最赚钱的地方。要买楼,要借钱,就要趁年轻。
你要够胆下注,大部分有华人的城市,全世界不超过十个,楼价都一直高,是贵得不合理,但不合理之中,它又继续不合理,那你也拿它没办法。
#不买房不结婚#
@Bruce:原来有楼才会有女朋友。
@Tracy:没楼我不依。
@Seasun:没房还好意思追我,有楼有高潮,有高潮才容易成孕。(我年纪还小,不懂)
香港人的工资平均水平15,500港元(约13,500人民币),就算每个月存10,000港元也要将近40至50年才能存够买房子的钱,但香港新楼盘层出不穷,房价只涨不跌。
(2015年香港私营住房价格)
房价有多疯狂,人性就有多疯狂。
啃老买房、省钱买房、加杠杆炒房、不买房不结婚……
不知道是大陆的我们复刻了他们,还是他们复刻了我们。
他们身上的一切,我们都那么熟悉。
不过,还有我们不熟悉的。
在香港,房价涨跌,与60%的香港人无关
目前香港约45%的市民,数代人都居住在政府资助公共房屋中(香港人称“公屋”),每月仅需缴纳几百至最高四千余港元的租金,就可以一辈子安居乐业。
以香港岛为例,2016年公屋每平米的租金价格为55港元,仅为私营住宅的15%。
除公屋以外,另外还有多于15%的居民已经买下了资助性房屋。
购买政府资助性房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家庭,月收入最高限制为5.2万港元,单身申请者的限制为2.6万港元,买这类房子的价格低于市价三成左右。
所以,超过了一半的香港居民住在了“政府楼”。
低廉的住房成本,再加上免费医疗,完善的失业救济和老人补贴,香港政府已经为百姓提供了基本的体面。
相比起来,北京、上海也有安居房和廉租房,但首先你得有当地户口。
要知道,如今一个北京户口的指标可都值70、80万了。
即使是不需要户口的公租房,门槛也十分高,一般要求每户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而且公租房的位置大多都不太好,即便这样都不太容易申请到。
深圳户口倒是没那么难拿到,但即便有深户,也要求申请人有五年的社保缴费记录,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门槛不可谓不高。
而据住建局相关测算,进入轮候册后预计未来市民一般轮候3年即可获得购买安居房的机会。
算下来,得8年吧,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名额。
算了吧,8年,早被深圳的高房价逼走无数次了。
视频里那些考虑买房的香港人, 他们都已经脱离了那60%靠政府生活房屋的普通阶级,至少已经达到了中产。
换句话说,房子在他们眼中投资的价值比居住要大得多,是已经实现“居者有其屋”之后的更高层次的物质追求。
另外,在实际操作层面,香港银行贷款最多可以贷9成,且长期处于低利率水平,利息比内地要低得多。
(花旗银行贷款9成的方案)
以售价500万元的住宅计算,同样贷款30年,按首付5成计算,香港利息支出在71~89.5万元不等,上海的利息支出达到166~201万元。
香港人和大陆人,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20年间,香港的房价几经起落。
1997年香港房地产达到历史高位,但随后出现的金融危机让房地产崩盘,之后连年下跌,到2003年SARS结束,跌至谷底,跌幅达70%。
SARS结束后,香港房价开始复苏,之后一路走高,目前的房价比1997年的巅峰期还高了80%。
如今,精明的香港,在经历过房地产泡沫和泡沫破裂之后,整个社会又重新回归了“有房万事足”的价值观。
这样的价值观,与讨论《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买不起房”、“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的我们几乎没有区别。
自我压榨式的买房,只因为缺乏安全感。
而只有房产,才给人安全感。
这一切的背后是恐慌和绝望。
虽然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但被抛下的恐慌令人窒息。
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些怕抓不住“上车的最后机会”、被“留下”的人。
不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大陆,房子都附着了作为中产阶级的安全感。
一旦上了车,才有机会维持作为中产阶级的体面,才有机会把没有上车的人远远甩在后面,让自己永远不会有机会跌落。
“我要买房-我的钱不够花-但我的房子在涨-我要买房”,用生命挣钱成为了常态,但房子的增值产生了一种自我麻痹和陶醉。
从习惯、认同、接受、适应到享受,最后,把叫醒自己的人视作敌人。被房价绑架,最后成为了绑匪的帮凶。
集体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扫二维码加关注,
和海马小姐一起开眼…角,看世界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