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是科技创新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关系到学术主导权、话语权,以及发表成果的优先权。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科技期刊。”9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前沿论坛十周年回顾暨“新时代科技出版”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指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加快发展的原因。
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在国际科技创新中争夺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主要平台。为做大做强我国科技期刊,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出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周忠和认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除了体现国力和影响学术话语权外,还旨在保持全球科研的多样性。
“正如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出版领域也需要多样性。科技出版的多样性有利于打破区域垄断,促进全球科学发展,维护学术公平。”周忠和表示,中国科技期刊可以更多关注国内相关科技的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科技出版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21年5月,中共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同时,中国不断出台研究和评价政策,鼓励科学家在国内优秀期刊上发表重要成果和代表性著作。
据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院士朱介绍,通过这个,我国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和影响力显著增加,许多期刊越来越受到国内科技界乃至一些国际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
“但与国际先进期刊和出版集团相比,目前我国科技出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文章整体质量、同行评议水平、出版服务理念、学术不端行为防治、期刊品牌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朱坦率地说。
那么,如何把我国的科技期刊做大做强呢?
朱表示,要不断了解和探讨科技出版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优化出版技术,跟上新时代国际科技出版的步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充分利用中国的特点和制度、政策优势,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朱也说道。
展望中国科研和科技期刊的发展,周忠和表示,未来中国科研将继续快速发展,英文科技论文数量和影响力将持续增加;以英文为主的科技期刊和论文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科技期刊应努力探索和拓展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