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杨伟民就2035年人均GDP目标回应每经:未来15年,我国GDP大致需要翻一番

2021-04-22 23:15:41 来源:蔚蓝财经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日前对外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引发各界热烈讨论。

如何理解这一提法?提出这一目标,意味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要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在3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现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进行了解读。

未来15年GDP需翻一番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不是一个现在就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

对此,杨伟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读称,这并非一个量化的指标,而是一个相对性的比较指标,要根据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来确定。

这一目标提出后,对未来15年内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对此,杨伟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GDP总量大致需要翻一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达1015986亿元。按照杨伟民的上述提法,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GDP总量需要超过200万亿元。

进一步发展高技术等产业

在20日晚举行的经济峰会现场,杨伟民还就“十四五”时期未设定五年中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一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杨伟民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过去有所不同,没有以五年计划来设定GDP增长预期指标。

具体来看,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未来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比较多。去年中国就没有设定经济增速目标,虽然今年设立了预期指标,但未来几年国际环境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另一个方面,从国内来看,我们经济增长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杨伟民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扩大内需,但也需要深入持续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国内的供给大于国内总需求,但也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比如生产型的、投资型的、出口型的产业规模比较大,但居民消费型的产业相对较少,这将从供给上制约居民消费扩大。现阶段很多消费型的产业供给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在供给侧需要进一步去发展高技术产业、消费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栏目导读

国际金价逼近1900美元 黄金大妈又笑了!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

如何辨别多头陷阱

  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

定远县应急管理局: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

塔读文学向建党百年献礼 启动主题征文及优秀作品联展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

加拿大将在2026年将月球车送上月表,同时进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

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