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进出口的负面影响正逐步下降。海关总署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这也是今年来首个实现出口、进口双双正增长的月份。
二季度,我国复工复产渐入佳境,外贸进出口达7.67万亿元,同比微降0.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3个百分点。
不过,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仍同比下降3.2%,达14.24万亿元,其中,出口、进口分别下降3%及3.3%。
针对下半年的外贸走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今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也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
6月进口、出口均增长 订单“青黄不接”情况提前结束
在经历一季度震荡后,二季度进出口有所回稳,6月更是成为今年以来首个进口、出口双涨的月份,其中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
其实,自4月份起出口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进口在4月、5月份连续出现两位数降幅后,也终于在6月份“转负为正”。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上半年进出口数据基本符合我的预期。原本认为5、6月份我国进出口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因为订单量或许会减少。但目前来看,6月份进口、出口数据都在增长,应该是提前结束了订单“青黄不接”的阶段,原因之一是欧洲疫情的高潮期已过,迎来复工复产,因此外贸进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不过,即便不复工复产,中国产品都是很多国家的必需品。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对记者表示,出口恢复同比正增长,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美国、拉美等地区疫情仍比较严重,中国防疫物资出口旺盛;第二,欧美经济重启,外需增加。往后看,随着全球经济的修复,下半年出口形势仍比较好。对于美国等地区疫情出现反弹,我们认为不改变出口恢复的整体趋势。
具体来看,防疫物资、“宅经济”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46.4%,“宅经济”消费的提升,也带动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波对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导致全球大规模的停工停产,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而中国率先恢复生产,增加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损失。
进口方面,主要是大宗商品和重点农产品(000061,股吧)的进口量增加,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5.47亿吨,增加9.6%;进口原油2.69亿吨,增加9.9%;进口煤1.74亿吨,增加12.7%。
同期,我国进口大豆4504.4万吨,增加17.9%;进口猪肉212.3万吨,增加1.4倍;进口牛肉99.7万吨,增加42.9%。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的逆势增长成为我国外贸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上半年,作为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达6.42万亿元,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
专业人士分析称,民营企业进出口之所以能逆势增长,得益于其较好较快的市场适应能力。另外,近几个月来政府密集推出的支持政策也开始发挥作用,比如提高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
7月初,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今年1至5月,全国累计为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6324亿元。
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活跃 拉动我国与东盟贸易增长
二季度,世界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一些主要市场的疫情高峰期已过,迎来了复工复产。因此,二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大多数实现增长,从上半年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看,增长和下降的各占半数,而单看第二季度,增长的达到了8个,占了大多数。
上半年,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达2.09万亿元,增长5.6%,对欧盟进出口达1.99万亿元,下降1.8%。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2万亿元,微降0.9%,降幅比整体低2.3个百分点。
可以发现,即便受疫情影响,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仍保持增长,这也是我国上半年贸易领域的另一大亮点。
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电子制造产业联系紧密,带动相关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进出口稳步增长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等。
数据显示,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活跃,拉动我国与东盟贸易增长3.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东盟进口集成电路2268.1亿元,增长23.8%,对东盟出口集成电路896.8亿元,增长29.1%。
同时,上半年我国与越南进出口增长18.1%,与泰国进出口增长9.2%,也拉动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整体增长。
另外,中美贸易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达1.64万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对美出口达1.25万亿元,下降8.1%,自美进口达3956.2亿元,下降1.5%。
李魁文称,上半年,自美进口降幅低于整体进口1.8个百分点,协议正在得到执行。“中美双方应创造条件和氛围,排除干扰,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下半年外贸形势偏乐观 外贸人员流动为疫情防控带来新挑战
目前,北京的疫情已得到有效防控,连续8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但全球其他地区的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7月14日9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268万例。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称,近期新冠疫情又出现加速传播的趋势,全球累计确诊病例从6月29日突破1000万例到7月10日突破1200万例仅用时12天。
这也给我国外贸带来不确定性,李魁文表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不过,新京报贝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下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形势,偏乐观的观点仍是主流。
白明对记者表示,下半年,从我们自身即卖方的角度来看,形势还是不错的,更多还是看买方的表现,相信东盟依然可以维持一定的增长潜力,毕竟即便有疫情的时候,东盟还是增长的。欧洲也在逐渐恢复,可能会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国疫情愈发严重,对我国进出口还是有一定影响,不过由于前两年中美贸易摩擦,双方的进出口业务本来也处于低位。
彭波也认为,下半年中国的外贸应该会保持稳定增长,如果其他国家疫情保持稳定,中国的进出口会同步增长,如果疫情出现较严重的反复,则中国的出口会显著好于进口,但是无论如何,今年中国的出口应该能够保持稳定。
潘向东表示,展望下半年,虽然南方洪灾对经济可能产生阶段性扰动,但是下半年中国出口不差,基建、房地产投资也将继续支撑中国经济,下半年经济修复趋势不变,只是斜率会阶段性变化。
不过,在中国加大对外进口之时,也要加大对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防控输入性疫情。
7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从厄瓜多尔3家企业进口冻虾的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6个,因此,决定暂停这3家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暂停产品进口及暂停受理进口申报。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进出口逐渐复苏也就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货物、人员流动将逐渐频繁,这也为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世辉
(责任编辑:李显杰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