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为了论证「买年金险的宏观条件已经成熟」特意做了张图。如下:
蓝线—M2同比增速=货币购买力贬值速度
灰线—普通年金险预定利率上限
M2的同比增速只有8.2%,紧紧挂钩名义GDP增速。
当时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句话: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出自易纲月初在《求是》杂志上的署名文章。
地命海心如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大白话表述并不常见。而我当时只看了新闻标题,根本没上心。于是赶快找出原文仔细学习了一遍。
看完发现易行长的这篇7000字署名雄文是很棒的货币金融学科普读物。
文章主要说了5方面的内容:
1.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演进
2.为什么发达国家现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3.到底什么是货币政策的锚
4.中国对货币政策中的规律性认识
5.未来货币政策的使命和着力点
按顺序解读下。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演进
全球范围看,20世纪以来货币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政策目标,也遇到了不同问题。
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
货币政策目标比较多,更侧重于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靠货币拉高增长并不成功,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时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高通胀」问题。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
一直以来大家对美股的印象都是长牛,其实美股也有完犊子的阶段:
1964-1982年,美国GDP年均增速3.8%(这个增速水平对当时的美国来说还算不错)。但是呢,标普500长期就在100点左右徘徊,美国股民也痛苦了18年。见下图蓝色区域:
经济高增速,股市却不涨,眼熟不?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
吃过「滞胀」的亏,货币政策目标变成了稳定物价——这个主张的旗手之一就是这个月逝世的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
加上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大大改善了经济供给面,发达经济体迎来了低通胀+高增长时代。
但是咧,因为央行过于关注价格稳定,却忽视了金融稳定。
因为价格稳定,通胀率很低,大家也有底气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
结果是一边物价很稳,另一边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却大幅飙升,这种资产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在2008年爆发。
第三个阶段—2008年至今
为了复苏经济,货币政策目标再次转向刺激经增长,发达国家使用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进入放水时代。
有什么目标就得发明对应的货币工具。
出了传统的降准降息,发达经济体还使用了零利率、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负利率等非常规手段。
以上就是货币政策的历史,我们当下仍处于第三阶段中。
●为什么现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好?
有三个原因:
经济增长是多个因素的合力,虽然货币政策在刺激,其它要素却在变差。
比如老龄化、技术进步、全球化都会是价格下降,而这些因素都不是货币政策和低利率能改变的。
经济缺乏增长点,企业没利润就没动力跟银行贷款,钱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就转向资本市场,拉高资产价格。
结果就是,谁有资产谁获益。我之前说过「每一轮降息都会进步一拉大财富差距」,就是这个原因。
银行做的是利差生意,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利差就是银行利润。
现在搞低利率甚至负利率,银行利润空间小,货币供给的动力也会弱很多。
●到底什么是货币政策的锚?
这个锚是稳物价,因为稳住了物价就稳住了预期。
一定程度上,货币政策可以稳定和引导预期,但是操作时必须离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趋势不远。
举个例子:
现在经济增速换挡,GDP趋势性向下,那M2增速也不能背着来,加上个CPI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不同国庆对应的CPI目标也不一样,1%-4%都算合理区间。
发达国家、老龄化国家,1-1.5%的CPI算合理;
发展中国家、人口年轻的经济体,3-4%的CPI也很合理;
●中国对货币政策中的规律性认识
首先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度刺激经济增长。
根据经验,容忍通胀换不来经济增长。短期来看,货币政策似乎只影响需求,但中长期会影响供给和经济结构,过度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容易有后遗症。
其次,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币值稳定。只有币值稳定才能为经济增长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最后货币政策必须和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能单打独斗。
●未来货币政策的使命和着力点
货币政策的使命,就是保持币值稳定。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不能让百姓手里的票子变毛、贬值。
未来我们要做好中长跑的准备,会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的利率,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线。
当下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和转变发展方式。
货币政策必须松紧适度,过紧会加剧需求收缩,不利于经济;过松又会固化结构扭曲,推高债务又积累风险。
而且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抑制金融脱实向虚,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
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在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总量适度,货币政策根据形式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总体稳健,松紧适度。
精准滴灌,流动性和信贷结构都会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们在这方面储备了很多政策工具。
协同发力,既要维持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也要用「宏观审慎政策」维护好金融稳定。
深化改革,强化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比如今年的LPR机制、以银行永续债为突破口补充资本等尝试。
最后是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稳定。
... ...
最后用大白话说几点个人判断:
M2不会再有高增速,彻底告别2位数时代。这两年M2已经和GDP+CPI挂钩,以后也是如此。
虽然GDP和利率未来都会趋势性向下,我们还会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用非常规政策刺激经济,不会零利率或者量化宽松(放水)。
债券收益会越来越低,固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差。所有投资者都要拥抱波动,只有打开风险敞口才有超额收益,股票和基金的机会更多、配置价值会提高。
房价不会像以前那么刺激,但供不应求的一线楼市,房产的长期涨幅约等于M2。二线楼市更适合资产有限的普通家庭。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