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一位HR大佬聊天。
挺高级别的HR,光听头衔还有点唬人,哈哈...
最近一系列知名企业裁员风波中,HR的身份挺敏感的。
我问,现在的经济环境下,HR压力是不是挺大的?
他说,还好还好。自己不做具体的裁员工作,主要是给公司构建总的人才梯队。
再说了——
“像你这样的人,本来就没正经稳定的工作,不用怕被裁吧?”
有道理。
不愧HR大佬,一句话就消解了我的人生焦虑。
一
聊天的过程中,他分享了一些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观点,还挺有意思。
记录一下。
他说——
1)职场上,许多人会习惯于“直线型”工作思维。
每天多做一点,回报也会多一点。
比如:
每天多加班两小时,可以多画一张图;多挖点土,挖掘机技术就更上一层。
像我这样,多码点字,可能关注的读者会多几个。
…
直线型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它需要的是努力和勤奋。
会信奉: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但它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或早或晚,会撞到天花板。
更致命的是,可能一门心思做到底后,发现这个行业都被淘汰了。
“比如,现在刀具用钝之后,大家都会去买新刀,很少会找专门的磨刀师傅了。
那——
磨刀师傅手艺再好,在他的那条直线里,也会难以为继了。”
二
与之相对应的是——
2)有少数的人,会有“网状型”工作思维。
怎么说呢?
也就是,不光是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还会去主动接触关联的业务、关联的资源。
会调用各种资源,给自己设立一个最佳工作路径。
听上去,有点像在迷宫中穿梭,努力给自己找出那条、最快到达终点的路径。
网状型工作的人,在职业生涯里会有一些优势。
因为在职场中,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很好的引路人。
没人会帮你设定一条完美升迁道路。
更多人,不得不面临一种现实情况——
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一条规划好的路径,不知道从何发力。
该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
直线型人才可能容易停滞,等待有人给他画出一条路径。
而网状型人才,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了。
这位HR说——
很多拿高薪的公司高管,会有“网状型”的特性。
他们能达到比较高的位置,可能有运气成分,可能有贵人帮忙;
但更多地是自己突破了一些瓶颈,进行了调研、找到了资源,闯出了一条路来。
很多人会感兴趣——
怎样养成网状的工作思维?
这位HR说——
有点悲剧的是,这其实和自身性格有关。
有的人,天生是网状的工作思维,习惯举一反三;有的人,只能以直线的路径来行动。
当然,后者也可以针对性地改善工作方法,去一点点地攒资源。
不光是了解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还得想想——
公司其它岗位的同事,在做什么?
同行公司有啥差异?
上下游公司,如何和自家公司合作?
...
对了,有一点是确定的——
你不能光抱怨自己的处境,而应该是去积极地改变它。
当然,直线型工作方式,不见得只有劣势。
这位大哥说——
在一些稳定的行业里,大家的工作方法稳定、资源稳定、人员也很稳定。
可能Boss反而会更青睐“直线型”人才。
因为相比于“想法太多”,Boss需要的是“稳定、持续努力”了。
打个比方:
相比于一颗容易跳脱的螺丝钉,更重要的是一千枚稳定的螺丝钉。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