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投入试运行,开始向全球用户提供观测数据和应用服务。
作为全球观测服务序列成员,将有效支撑“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
风云三号E星,被称为“李星”,于2021年7月5日成功发射。它是世界上第一颗民用早晚轨道卫星,携带11种有效载荷,包括三种新研制的仪器,填补了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早晚时段卫星数据观测的空白。业务化运行后,该卫星将与风云三号C、D卫星实现三星组网,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一次完整的全球观测数据,有效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风云四号B卫星于2021年6月3日成功发射,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卫星。在风云四号A卫星实验卫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充分挖掘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能力,提高卫星整体可靠性、稳定性和探测精度。此外,增加了一个新的快速成像仪,其分钟分辨率为250米。卫星业务化运行后,将与风云四号A卫星组网,进一步满足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气象监测预报、应急防灾减灾等服务需求。
按照“测试、应用、服务”的原则,中国气象局此前已开展了两颗卫星的在轨测试,以推动业务尽快运行。风云三号E星先后发布了“李星看太阳”、“李星看大气”、“李星看地球”等三批观测产品,在拉尼娜事件、南北极冰川融化、太阳喷发、台风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风云四号B星还提前开展数据应用,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影像、积雪等量化产品,为冬奥会气象服务提供支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和汤加火山喷发等国际热点事件的监测中发挥了作用。今年5月,这两颗“新星”顺利完成在轨测试,地面系统完全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具备了调试条件。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19颗风云四型气象卫星,其中7颗在轨运行。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气象卫星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中国正在向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