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8点,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第一集出现在央视纪录频道,当晚9点15分四川卫视播出。文物是如何发掘的?这部纪录片是全景实地拍摄,4k详细复原发掘现场。
2019年11月,时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的冉红林,拿着一把洛阳铲,开始了三星堆新一轮的发掘。在此之前,三星堆已经沉寂了30多年。
1986年7月,当地砖厂取土时意外发现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德安带队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出土“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重量级玉器、石器、青铜器1700余件。
当时由于科技手段有限,考古技术相当落后。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没有大规模挖掘三星堆遗址。
直到2019年,四川省组织实施了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星堆有了新一轮的发现,3号至8号祭祀坑陆续曝光。
从1号坑、2号坑到3号坑,用了33年才发现。从找到第三个坑到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坑只用了五个月。
数字考古和时间竞赛
考古工作是和时间赛跑。比如丝绸的发掘,从发现到提取、发掘到保护措施,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挖掘过程是不可逆的。稍有不慎,隐藏在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就会被破坏。在这次发掘中,前期的资料记录和硬件建设,中期的文物提取,后期的文物保护和研究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做的。
1986年7月,陈德安带领团队搭建草棚,开始工作。“雷雨季节,一打雷我们就急,怕洪水。我们都打了一夜。”
时隔34年,2020年7月,三星堆考古温室开始建造。通过最新的环境控制系统,将现场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止文物在发掘过程中被氧化损坏。
此外,设置飞机架实现无接触考古,利用数字化手段及时收集整理现场信息,利用声光电智能设备实现专家远程会诊,应急保护实验室确保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同步进行。三星堆的发掘是技术含量最高、规格最高、要求精度最高的数字化科技考古。
不仅硬件条件有了保证,而且考古理念也发生了变化:采用网格法进行发掘,每一层填土都经过仔细分析,采用更科学全面的文物测试方法进行研究。这一切都让考古学家发现了文物所承载的更多文化和考古价值。
这一次,从4号坑提取了看不见的丝制品残留物。这意味着三星堆首次发现丝织品,为研究古蜀丝绸发展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五号坑出土的金绵居重280多克,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大量前所未有的文物“更新”,神秘而严密的古蜀城邦制度正在考古学家面前缓缓展开。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