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渔民捕到近2.5吨大黄鱼卖到957万元的新闻,让东海大黄鱼上了热搜。每公斤4000元的平均批发价格让很多外国人感到惊讶。大黄鱼真的那么贵吗?
历史上,浙江沿海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1974年,大黄鱼产量达到16.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越冬大黄鱼在海中被围捕多年,严重破坏了大黄鱼的资源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没有禁渔期,野生大黄鱼的价格一路上涨。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项目首席专家闫小军表示,经过冬季捕捞数吨大黄鱼,可以初步判断大黄鱼自然资源群有明显恢复迹象,这片海域可能已经成为越冬场。
大黄鱼热搜的背后,是如何写出一篇海洋生态保护的大文章。
近年来,浙江海洋大学联合当地企业,承担了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了大黄鱼新的放流模式,即野生驯化加增殖放流。闫小军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是建立舟山大曲大黄鱼的科学鉴别技术,根据线粒体基因型分子鉴别大黄鱼的地理种群。
值得一提的是,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被应用到大黄鱼的识别中,被称为“鱼面检测”。经过4个月的技术开发,研究团队将检测准确率提高了20%,达到了应用级效果。
为什么要鉴定大黄鱼的地理种群?专家解释说,就像龙井茶的核心产区在西湖一样,大黄鱼也有不同的地理种群,戴衢大黄鱼就是“土著优势种”之一。大黄鱼地理种群的鉴定对整个野生种群的恢复、生态恢复和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黄鱼种群的恢复中,科技的力量是第一位的."一位参与大黄鱼研究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大多数人一开始并不看好这份工作,甚至一些老科学家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但是生态环境变化很大,技术条件不一样了。我们应该做些改变,真正把科研写在祖国上。”
一位从事海洋生态修复的业内人士透露,增殖放流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之前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科技手段没有跟上,人工增殖放流鱼苗规格小,不能适应自然环境。
浙江海洋大学产学研团队提出了大黄鱼鱼苗“孵化基地原种繁育、驯养基地小笼保育、驯养基地大笼野化训练”的科学放流措施。实验后发现,大黄鱼的鱼苗从初级阶段的5厘米左右长到野化训练时的10厘米以上,然后放归大海。这一阶段的存活率可达60%-90%,能挺过死亡率最高的早期。
在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面积7000平方米,深度10米,可抗12号台风的柔性围栏实验区,配备了“大黄鱼群体行为训练可视化”智能装备系统。通过水下鱼类行为声纳监测组件,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大黄鱼的水下行为,并配合由水下灯、水下扬声器、自动投饵机、仿生机器鱼等组成的鱼类行为训练感应组件。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技术平台
在以往的养殖经验中,大黄鱼都是在网箱中“搬家”,运到指定的海域,再放入海中。——有时运输距离长达十几海里,投掷过程也很粗暴,有的直接倾倒,条件较好的可以通过管道将鱼“滑”入海中。
一位参与增殖放流多年的工作人员描述,有时候刚放下的鱼会浮上来,亮晶晶的花肚皮朝上。——鱼群在转运过程中过于密集,相互碰撞,会造成死亡。现在随着科技手段的应用,拉链式无损增殖放流网箱解决了这个问题。打开网箱,鱼会直接游到海里,存活率会大大提高。
在闫小军看来,“野生”大黄鱼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原始的自然种群野生种群,第二种是在海洋中人工繁殖放流的初级种群,第三种是通过自然产卵人工繁殖放流的“第二代”种群。
“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次捕捞的野生黄鱼属于哪一组。对于我们的科研和海洋保护人员,我们更倾向于第一和第三组,这说明我们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闫小军说。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