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天宫空间站:开启中国人“太空定居”新时代

2022-03-10 11:48:00 来源:科技日报

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工程将进入建设阶段。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由三个舱、两个载人飞船和一个货运飞船组成,总质量近100吨。它装载了空间生命与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燃烧与微重力流体科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大量先进实验装置。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王亚平“被迫”请假。此时,她已经在距离地面约390公里的太空中“出差”了140多天。

2021年4月29日,天宫空间站天河核心舱成功发射,宣告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新时代。同年,中国发射了2艘载人飞船和2艘货运飞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发射任务取得5战5胜。

天宫空间站被航天员称为“太空别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我们精心设计了空间站的构型和布局,确保空间站具有更强的科学和应用能力;舱外放置一个外部平台,以确保空间站可以进一步扩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表示,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完成天舟4号、天舟5号货运飞船,神舟14号、神舟15号载人飞船,以及Quest、蒙恬实验舱发射等6次发射任务,开展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

今年5月进入施工阶段。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核心舱的长征五号乙遥二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核心模块是空间站的控制模块,也是最重要的模块."周建平说。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红介绍,天河核心舱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航天器,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长时间驻留,支持舱内外科学技术实验。

周建平介绍,中国空间站起步较晚,但具有技术后发优势。可以说,中国大型空间站的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前列。一方面技术新,比如天宫空间站能源系统光电转换效率超过30%,供电能力更强。天宫空间站采用电推进系统,比冲是化学推进的5倍,可以大大减少推进剂消耗。另一方面,建造保障强,天河核心舱保障技术完全自主研发,环控生保技术封闭程度最高,使空间站的经济性更加突出。

核心舱发射成功后,中国先后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天河核心舱已经安全稳定运行了10个月。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两名航天员先后执行了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任务。”3月4日,周建平在全国政协“委员通道”介绍,“截至目前,神舟十三号机组已完成全部计划飞行。40多天后,他们将从茫茫太空返回故土,这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结束。”

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工程将进入建设阶段。记者了解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由三个舱、两个载人飞船和一个货运飞船组成,总质量接近1。

神舟十二号乘组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先后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历时约13个小时。他们圆满完成了设备组装等任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的协同工作能力,验证了舱外活动相关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舱外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神舟十三号乘员组执行的两次出舱任务,不仅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和适配器的安装、典型出舱动作的试验,还让两名航天员创下了纪录:先后三次出舱的翟志刚成为中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

接下来,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任务将更加复杂。

据周建平介绍,在神舟十四号在轨飞行期间,天宫空间站将由天河核心舱、田文和蒙恬实验舱组成。他们的任务包括两舱交会对接和转移过程中的状态监测和必要的控制,以及对接后大量的状态设置和转换。

今年年底前,神舟十五号机组人员将飞往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会合,并在轨共同飞行一周左右。后续神舟十五号机组的主要工作将转向空间科学与应用,包括实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科学实验。

搭建空间科学研究的广阔平台

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提出了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加强研发的建议;空间生物学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空间站今年将全面建成,可为空间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科研平台,保障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水平。”赵小金说。

从神舟一号任务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历次任务中都搭载了具有科研价值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在促进科学研究、农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宫空间站以建设国家级空间实验室为目标,将专注于科学前沿的创新实验和应用研究,不断推动空间科技进步。

“建造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建造大型空间设施,并在轨道上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和空间技术的验证和研究,以推动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周建平说。

在国际合作方面,天宫空间站也将搭建广阔平台。

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发布公告,对外征集围绕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项目。经过两轮选拔,首批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入选,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等领域。后续批次的合作项目还将陆续征集。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