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动植物检疫工作是保护国家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和屏障。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和旅客携带渠道截获外来物种等活体动植物8473批,同比增长98.43%。
今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物日。最近,国家重点研发;由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的d计划项目正式获批,这是中国农业农村部为国家生物安全设立的首个重大项目。
“借助科技手段,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越来越牢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3月2日说。
加强精准防控
完善的国家生物安全监测体系是口岸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抓手。
“上海海关科学设置各类监测点,不断加强对检疫性实蝇、亚洲舞毒蛾、红火蚁、森林有害生物、外来杂草等的重点监测。2021年发现100多种昆虫和杂草。”高融昆告诉记者,去年,上海海关持续加强非贸易渠道外来生物风险防控,狠抓快件、邮件、跨境电商等寄递渠道,特别是加大寄递渠道非法进境种苗风险分析,形成高风险数据库,不断优化风险控制规则,多次截获枝孢霉、盖螺等外来生物,切实筑牢口岸生物安全屏障。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物安保体系,广州白云机场海关不断加强机场口岸果蝇监测工作,运用大数据分析,结合目标果蝇的生物学特性和口岸气候环境条件,科学确定监测地点和监测时间,定期对诱捕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口岸设立实验室的有利条件,实现对实蝇标本的快速准确鉴定,畅通口岸实蝇监测链条,进一步摸清口岸检疫性实蝇的分布和危害,为制定检疫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检验手段不断丰富。
要有效防止生物入侵,首先要搞清楚这些入侵生物是什么。入侵生物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从宏观的甲虫和杂草到微观的真菌、细菌和线虫。因此,检测和识别尤为重要。获批项目名为“外来病虫害高效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由国家海关五大技术支持中心、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组成,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基因组学、5G、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等跨学科优势,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智能筛查设备研发,口岸实验室高效、准确、快速检测、监测和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生存状态识别与溯源平台建立等。以达到“检测准、检测准、检测快、成本低”的目的。
对于大多数入侵物种,国内没有现成的鉴定方法和资料,需要查阅大量国外文献。陈云芳博士近年来,海关通过开设科普基地、组织校园和社区科普活动、开展网上有奖问答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生物安全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不断筑牢国家生物安全防线,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