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近70年搁浅记录揭示中国海域鲸类分布特征

2022-03-03 16:52:00 来源:科技日报

2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近日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杂志《总体环境科学》版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分析近70年来中国沿海鲸类搁浅数据,全面揭示了中国鲸类物种多样性、相对多度和时空分布格局的重要信息。

鲸目动物是所有小型海豚和中大型鲸目动物的统称,全球约有90种。它们是海洋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也是海洋保护的旗舰物种。研究和保护鲸目动物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据史料记载,我国鲸类物种多样性丰富,至少有30种。由于缺乏调查和监测,公众对我国海域的鲸目动物知之甚少,相关科学信息匮乏。在此背景下,鲸类长期大规模搁浅数据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数据,可以提供物种发生记录、相对丰度、多样性和威胁因子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一些神秘的物种,比如突吻鲸,接地信息采集和样本采集往往是了解和认识这些动物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

本次研究选取了中国14个沿海省份(含港澳台)作为研究区域,从1950年到2018年共收集了1763条鲸鱼搁浅记录。结果显示,搁浅数据记录了36种鲸鱼,包括9种须鲸和27种齿鲸。其中,须鲸和齿鲸分别占总搁浅记录的10%和90%。作为典型的近岸物种,沿海江豚和中华白海豚占43%,是搁浅记录中的“优势”物种。就搁浅的动物数量而言,92%的搁浅事件是单个个体搁浅,几乎所有的须鲸都是单个个体搁浅,齿鲸的一些海豚类动物也是搁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搁浅鲸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且近30年来明显多于1990年之前。鲸鱼搁浅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但不同种类/群体的季节性不同。如江豚、须鲸、宽吻海豚为“春峰型”,热带斑点海豚为“春夏峰型”,中华白海豚为“夏秋峰型”。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纬20至25之间的区域记录了最多的搁浅事件、最多的物种数和最高的鲸鱼搁浅密度。此外,中国沿海的许多局部地区,如珠江口、台湾省海峡、琼东沿海地区和长江口,已被确定为鲸鱼搁浅热点。

本研究通过对鲸鱼搁浅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中国鲸鱼的生物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鲸鱼的相关研究、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