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在单原子薄材料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多铁性”状态。他们的观测首次证明了多重铁性可以存在于完美的二维材料中。这一发现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为开发更小、更快、更高效的数据存储设备铺平了道路,这些设备由超薄多铁性比特和其他新的纳米级结构组成。
作者Nu Gadicke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他说二维材料就像乐高积木,不同的组合会出现各种形状。“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乐高积木:单层多铁体,可以和其他材料叠加,诱发有趣的特性。”
实验表明,碘化镍在其二维形式中是多铁性的。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多铁性有序可以在二维空间存在,这是构建纳米级多铁性存储比特的理想维度。
在材料科学中,“多铁性”是指材料的电子在外场下的任何性质的集体转变,例如它们的电荷或磁自旋方向。这种材料可以表现出几种亚铁状态中的一种。比如铁磁材料就是电子自旋群沿着磁场方向排列的材料,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类似地,铁电材料由自动与电场对齐的电荷组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不是铁电的就是铁磁的。他们很少同时体现这两种状态。“这种组合非常罕见,”研究作者之一里卡多科明教授说。“即使整个元素周期表没有限制,也不会产生太多这样的多铁性材料。”
但近年来,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以奇特的耦合方式合成了多铁性材料,它们既是铁电体,又是铁磁体。电子的磁自旋不仅受磁场的影响,还受电场的影响。
这种耦合的多重铁性状态令研究人员非常兴奋,因为它有潜力开发磁性数据存储设备。在传统的磁性硬盘驱动器中,数据被写入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磁盘上刻有微小的磁性材料场。漂浮在磁盘上的一个小尖端会产生一个磁场,它可以共同将磁畴的电子自旋切换到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以代表编码数据的基本“位”——“0”或“1”。
尖端磁场通常由电流产生,这需要大量的能量,其中一些可能以热的形式损失掉。除了硬盘过热,电流和磁位切换产生的磁场速度也受到限制。柯明和努加迪克等物理学家认为,如果这些磁性比特可以由多铁性材料制成,那么它们可以通过更快、更节能的电场而不是电流感应磁场进行开关。如果使用电场,写入比特的过程会快得多,因为在几分之一纳秒内就可以在电路中产生一个场,这可能比使用电流快几百倍。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