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条件病原体指数可评价环境微生态风险

2022-02-24 11:57:00 来源:科技日报

2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单细胞中心和青岛大学利用其研发的生物信息工具MIP,从人体条件致病菌角度研究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致病性,从微生物组大数据角度揭示室内环境中条件致病菌的分布,为了解条件致病菌的潜在风险和传播途径提供了新方法。相关工作成果发表于《遗传学报》。这项工作由青岛大学苏孝全团队和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团队共同完成。

评估环境中条件致病菌的潜在风险程度,了解其传播途径,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已经发现了特定疾病的微生物标志物,并建立了基于微生物组的诊断方法,但仍然缺乏高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复杂微生物组群落的致病性进行全面量化,如病原菌的总含量、病原菌的种类、疾病的类型等。同时,微生物组研究通常以整个菌群为研究对象,往往掩盖了菌群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亚群(如条件致病菌)的独特功能,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和完善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针对上述瓶颈,以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孙正博士和刘旭东硕士为核心骨干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MIP的生物信息学工具,该工具包括人工收集、整理和维护的“病原体-疾病”关系网络,以及由167641个16S rRNA基因(其中18389个来自条件病原体)组成的参考序列数据库。通过检测菌群中的条件致病菌,MIP可以评估菌群的整体风险程度,并推断由条件致病菌和人体易感器官引起的疾病信息。

利用MIP工具,研究人员对某医院新区开放前后环境菌群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揭示了室内条件致病菌通过环境的“人-环境-人”传播环节。虽然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的物理和环境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但他们具有非常相似的致病菌组成和疾病风险,这是利用常规菌群多样性分析难以发现的。此外,MIP工具用于分析单细胞中心前期开发的微生物组搜索引擎中收集的超过26万个人类和环境样本。得出室内环境和食品中存在条件致病菌的风险较高,而自然环境中条件致病菌的水平极低的结论。此外,昆虫等非哺乳动物携带致病菌的风险高于哺乳动物。上述结果为了解全球范围内病原菌的组成和分布提供了启示。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