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1年是IPv6里程碑式的一年。今年,中国IPv6发展经历了“网络就绪”、“端到端互联互通”等关键阶段,正式进入“流量增强”时代。展望2022年,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特别是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崛起,IPv6的规模部署将更深,流量将持续加速,“IPv6”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夯实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网络基础”。
“交通改善”时代全面开启。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网络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作为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IPv6不仅能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能推动互联网的演进升级,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为加快IPv6规模部署,2021年7月,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发布《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不仅明确了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任务,还推动IPv6产业发展进入“流量提升”新时代。
随后,工信部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IPv6“流量提升”:2021年8月,工信部召开全国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部署宣传会,面向全行业解读宣传政策;2021年9月,工信部发布《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家庭无线路由器IPv6支持纳入无线电型号审批和监测要求,打通IPv6流量升级终端改造“最后100米”;2021年9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指导下,中国通信标准协会牵头成立了IPv6标准工作组。
在政策的强力引导下,2021年,全行业将持续推进IPv6网络能力提升,加速IPv6终端转型,最终实现IPv6流量的“跃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由2020年底的17.21%提升至35.15%,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由2020年底的4.3%提升至9.38%,两者同比均实现翻倍增长,超过预定目标。面向2022年,随着IPv6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IPv6的网络容量将进一步增强,无论是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都将持续提升。
“IPv6﹢”推动产业升级
在IPv6加速规模化发展的同时,“IPv6”创新体系也日趋完善。业内认为,作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体系,“IPv6﹢”将推动各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赋能。
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系列促进IPv6﹢.发展的政策《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要求逐步有序推进“IPv6﹢”网络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研究进展,扩大现有网络试点并逐步实现规模部署。《“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还明确指出,支持“IPv6”创新技术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行业试点和规模化应用。增强了IPv6网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今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实现“千城千池”建设目标。其中,在重点任务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引导下,行业各方积极推动“IPv6”创新发展,“IPv6”应用加速涌现。在正在进行的北京冬奥会上,“IPv6﹢”成为了吸引公众关注的“黑科技”。中国联通将智慧冬奥专网与“IPv6”创新技术相结合,打造了基于“IPv6”技术基础的精品专网,可满足超过15万终端的高质量、无限接入需求。与此同时,“IPv6﹢”也在政务、电力、金融、医疗、教育、能源等行业加速落地,催生各种智慧应用。
展望2022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业各方,包括基础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CDN公司、终端厂商等。将进一步推进IPv6网络建设和终端改造。随着更多应用支持IPv6,IPv6流量将持续增加,“IPv6”将加速融入各行各业,为“万物互联”时代筑牢网络基石,为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