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由科技日报、腾讯视频联合推出的“闪耀太空年”知识公开课给出了答案。这堂开放式的知识课,从专业、多元的角度揭示了浩瀚空间的奥秘。
国家空间探索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首批航天教学专家组成员庞志浩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四个重要航天领域介绍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灿烂的中国航天技术。结合早期航天工作者在“冻猪肉”冷库进行低温试验的故事,展现了宇航员不畏艰难的精神。他强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2030年左右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国际宇宙航行联合会航天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认为,空间站将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他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对空间站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想象着在未来,他或许能够进行新奇刺激的“太空旅游”,满足人类欣赏美丽太空风景的理想。
作为一名资深的天文观测业余爱好者,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总编辑朱进更早依附于航天事业。——5岁生日恰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间站的观测策略。课堂上,他专门展示了如何利用单反、手机等设备配合人工天体凌日预报小程序轻松拍摄中国空间站等人工天体。他表示希望大家多仰望星空,感受人工天体的有趣观测体验。
如果说硬核技术是梦想的基础,那么科幻小说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起点。科幻作家、第74届科幻雨果奖获得者、童星研究院创始人郝从科幻作品中突破想象的空间探索手段入手,通过解读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核聚变发动机、太阳帆、曲率发动机飞船、磁漏斗、时间旅行等内容,打开观众的想象空间。
随着火星车朱荣的缓慢移动,行星探索的未知和神秘继续吸引着公众的关注。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普作家刘茜聚焦行星科学,以火星探测为例,分析人类前往火星将面临的辐射、医疗等问题。她说,其他星球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
科学之声组织成员、腾讯视频知识创作者吴靖平详细讲述了国内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科普航天员的素质要求和职责分类。针对近期“太空旅游”热潮,他还强调,随着航天技术的成熟,载人飞船的普及有望。
今年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年,意义重大。如果你选择一件物品带进太空,专家们会怎么选择?杨宇光和朱瑾都选择了单反相机,希望能捕捉到地球的美景,而郝方静则想随身带着耳机,渴望感受太空中的壮丽交响乐。郝、说,他们也想带着《文房四宝》上天,体验在太空写春联,让中国传统习俗走得更远。
除了满满的干货公开课,活动还推出了充满年味的《太空游记》互动H5。收到神秘的太空邀请后,用户可以“抵达空间站”进行春节的DIY设计。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