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5G汽车人努力打造无人车

2022-01-14 11:47:00 来源:科技日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界领袖跨界造车?似乎没必要回答,因为5G即将到来,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新的赛道。

就这么简单吗?

在科技日报、世界5G大会、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呈现的中国通信领域首个科普节目《通个信》第三期中,华北理工大学5G与自动驾驶创新中心主任李万林教授从5G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向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变,回答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与汽车相关的商业逻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各路造车新势力,驶入自动驾驶新赛道?

李万林说:“过去,当我们讲述汽车的故事时,发动机是关键词。这是造车的门槛,也是那些渴望尝试的人的杀手锏。”

李万林特别提到一个数据,传统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5G造车商进入市场时,零部件已经减少了十几倍。更为关键的是,发动机驱动的百年汽车模式迎来了巨变。

李万林说:“这意味着门槛已经降低,汽车越来越成为一项组装工作。只要有钱,就有信心进入市场。”

那么,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呢?

“百年前汽车行业起步时,面临着燃油车和电动车两条路线的选择。电池技术把电动车和燃油车堵在了路上。”李万林说,“百年之后,电池技术的进步让我们重新找回了这个话题,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加持,更增加了我们将汽车从燃油车推向综合智能的信心。”

在新汽车厂商眼里,汽车就是一部大手机,这个行走App给汽车的增值空间只是想象。

李万林说:“只要是运动物体,原则上就可以是自动驾驶的载体。开个玩笑,‘三连跳’未必不能自动驾驶。”

这个全新行业的技术门槛很低吗?

不,资本虽然找到了新的赛道,但能造好车的不是钱。

李万林说:“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在车上堆放设备是目前行业内的路线之一,这直接导致了汽车的高价。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要把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加到一辆20万元的汽车上,消费者需要多支付50万元,这显然不是一个包容的用户场景。将更多的功能和应用承载到云服务器上,为汽车‘减肥’,会大大降低每辆车的成本。”

李万林强调,要实现感知、决策、执行三大自主驾驶能力,需要5G网络、机器人、人工智能、视频、雷达等多项技术协同进步。

“对于司机来说,上帝的视角是最好的,随处可见。我们使用路边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帮助自动驾驶汽车无死角感知周围场景并通过网络完成操作。因此,车路协同是自主驾驶技术落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彻底解放人类驾驶员的目标现实吗?

“从自动驾驶的分类来看,L0是最传统的车,不可能什么都懂。L5是一款能够在行驶的汽车中安全入睡的汽车,但这个理想还比较遥远。”李万林说:“人类驾驶员仍然是主角。更准确地说,自动驾驶是辅助驾驶,这是一种帮助。”

虽然前路漫漫,但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大有可为的。

李万林说:“中国的自动驾驶发展水平比较高,很多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道路场景的复杂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这种艰难的模式下,没有地方敢开好车。”

自动驾驶就是让汽车模拟驾驶员。汽车的安全性、车路协调的重要性、数据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李万林特别强调的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