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部”密集增资 加大小额贷款行业洗牌

2022-01-07 16:47: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JD.COM科技、美团、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的许多互联网平台都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监管国网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同时也说明贷款业务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关键组成部分。

指出网络小贷具备全国会展业资质,与巨头的互联网属性高度匹配。2021年消费金融牌照审批放缓,选择小额贷款牌照增资实现规模扩张成为部分巨头的现实路径。具有资金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切入小贷行业,将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

巨型资本频繁增加。

近日,重庆JD.COM盛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COM小额贷款”)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加至50亿元,增长66.67%。这是JD.COM小贷2021年第二次增资。2021年8月前,JD.COM小额贷款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

不仅仅是JD.COM的小额贷款,一段时间以来,美团、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平台都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

2021年8月,美团子公司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6月,字节跳动子公司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亿元变更为50亿元。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

此前,几家巨头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均超过50亿元。其中,2020年4月,苏宁金融子公司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至60亿元。2019年10月,蚂蚁金服子公司重庆蚂蚁肖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20亿元。2018年7月,杜小曼的子公司重庆杜小曼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0亿元。

管理国家展览业的合规性

对于众多巨头的增资动作,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监管国网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也说明贷款业务目前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关键组成部分。

2020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注册资本进行了明确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项下的小额贷款公司首先满足小额贷款尤其是网上小额贷款展业的合规指标,满足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的监管要求;其次,增强业务发展和资产升级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为了对冲可能出现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管理的基础。”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说。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业务主要依托消费金融牌照和网络小额贷款牌照。虽然部分平台已经成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但目前消费金融牌照不会大规模发布,申请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未来网络小额贷款牌照仍是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重要主体。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苏表示,许多巨头选择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一方面,这表明

车宁表示,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网上小额贷款在构建完整生态、打造业务闭环、保障数据安全甚至提升企业估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其他信用资质的企业而言,网上小额贷款牌照在提升其业务合规水平、防范监管风险方面具有价值。此外,对于背景资源丰富、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线上小贷牌照具有强大的加持功能,可用于布局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尤其是小额信贷服务,打通消费金融“红海”之外的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市场分化会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收紧,小贷行业面临洗牌。互联网巨头以资金和流量优势切入小贷行业,加速布局金融业务版图,将进一步加剧小贷行业的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征求意见稿除了注册资本要求外,还明确了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杠杆率、贷款额度、联合贷款出资比例和展业范围,进一步规范和调整了行业。其中,“杀伤力”为“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的规定,对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撬动的杠杆带来了强有力的约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监管的收紧让很多小贷公司无法“达标”而选择离开。近期部分银行凭借资金成本等优势加码“长尾”市场,进一步压缩了区域性小贷公司的业务空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118家,三季度减少552家。

业内人士指出,下一步,随着部分区域性小贷公司陆续离场,具有大型互联网平台背景的小贷公司有望加速占领市场。

车宁表示,受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的影响,未来网络小额贷款市场将呈现更加明显的分化趋势。企业腰部尤其是尾部的洗牌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目前的展会环境更有利于市场能力、合规能力、技术能力以及客户和场景管理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资源和份额将进一步向其集中。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