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不要做技术上的“刀匠” 筑起防范欺诈的“防火墙”

2022-01-05 16: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IT青年在新型电诈案件中成为‘制刀人’的现象”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关注。1月3日,中国计算机联合会青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坛武汉分论坛(CCF YOCSEF武汉)上,武汉市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联合数百名IT专业教授和数千名IT专业学生,提出倡议:“坚决不做技术刀匠”,“努力让每一位师生成为反欺诈的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

据国家反诈骗中心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超过22万起,其中60%以上利用App实施诈骗。

半年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跟踪调查了国内多起相关案件,发现不法分子利用“技术中立”、“快钱”等借口诱骗年轻技术人员,将他们变成新型诈骗案件背后的“制刀人”。《中国青年报》报告《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 《诈骗App背后隐现技术开发灰色产业链》 《高校IT专业法治教育呼唤“精准滴灌”》于2021年11月26日、12月3日、12月21日发布。

湖北省高校数量众多,仅武汉就有92所高校。CCF YOCSEF武汉、武汉市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聚集了数百名专业能力拔尖、社会责任感强的高校IT教师,近日为本报系列报道举办了“高校IT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提升”专题研讨会。

此次,两大学界在《倡议书》中提出,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强化计算机相关专业师生的“安全编程”意识,进一步发挥其在防范和打击新型电子诈骗方面的专业优势。

在“百名教授千名学生”倡议助力反诈骗行动的启动现场,“一人保平安,人人保稳查”“恶意软件防不了,高校联盟护航”等标语引人注目。多位高校教授表示,将结合新型诈骗犯罪最新案例,开展“法治知识讲座进课堂”等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法制教育,引导高校IT专业学生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防止其成为新型诈骗案件受害者和技术“制刀人”。

强调,将加强校企合作,引领学生聚焦“假App”“兼职开单”“网贷”“裸聊”等新型诈骗犯罪,积极参与“捕虫”行动,筑牢反诈骗“防火墙”,为有效遏制诈骗案件高发作出贡献。

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冰教授认为,随着数字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疫情的影响叠加,人们对移动网络的依赖度很高。迫切需要加强相关诈骗的源头管控,引导IT师生不为假冒app提供技术援助,发挥专业力量参与反诈骗,这对构建清晰的网络空间、护航网络安全意义深远。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